趣味造纸
不“纸”于此
活动缘起
“老师,垃圾桶里的纸漫出来了。”“老师,有人在浪费纸,厕所的地上全是纸。”最近,孩子们发现班级的纸用起来非常快,存在浪费纸的现象。同时,也引起了孩子们对“纸”的兴趣。“纸从哪里来?”带着疑问,我们开启了一段对纸的探索之旅。
纸从哪里来?
纸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图书、海报、报纸、纸中、纸盒、手工纸……各种纸及纸制品不仅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更是他们游戏、创作时的好伙件。孩子们的脑海中还会萌发对纸的各种好奇:生活中的纸到底都有哪些呢?纸为什么长得各式各样?纸都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中四班关于纸的探秘之旅就此展开了。
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孩子们了解了纸的发明历史与现代造纸流程。
蔡伦的出现,改进了造纸术,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了解到古法造纸需要经过很多繁杂的步骤,孩子们感叹纸张来之不易,也不禁对造纸跃跃欲试,在幼儿园可以自己造纸吗?
造纸初体验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许多造纸的工具,造纸小师傅们已经迫不及待啦。
倒入纸浆,为其兑水,让纸浆充分浸泡。
找到打蛋器用打圈、搅拌的方法慢慢使纸浆完全与水融合。
加入植物纸胶后继续搅拌。
用抄纸框进行抄纸,铺纸浆。这个步骤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掌握好力度和手的平衡,不然在铺纸浆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纸面不平整或者破洞的情况。
抄好的纸放到三楼平台的台阶上进行晾晒,期待可以成功地造出纸来。
经过初次造纸的尝试,孩子们发现得到的纸有的很厚,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有的很薄,甚至纸上还出现了破洞。为什么造出的纸不像平时用的纸那样光滑呢?孩子们纷纷进行猜测。
我们的纸浆没有捣碎,还有很多白色小颗粒。
没有把纸浆铺平。
纸浆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多。
造纸再探究
带着猜想和调整策略,孩子们继续进行造纸探究。
除了使用打蛋器,孩子们还找到用手把颗粒状的纸浆一点点撕开。
用勺子底部碾一碾。
果然,通过努力纸浆中的颗粒变少了。
最后用勺子舀起纸浆铺在抄纸框中,要把纸浆铺得均匀一点,这样得到的纸就更平整了 。
花样造纸
这些纸都是白色的,能不能造出不一样的纸呢?
我想造不同颜色的纸
我想造不同花纹的纸。
让我们了解非遗文化,从历史中汲取灵感,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审美加入到纸的创作里”。
在美工区找到喜欢的颜料。
倒入颜料进行搅拌。
耐心地捞起纸浆,平铺在抄纸框中。
等待纸浆晾干。
成功制造出彩色的纸啦!
装饰纸
孩子们将在收集到的好看的干花瓣、叶子、装饰品精心摆放在抄纸框中的纸浆上。
将装饰好的纸往上再浇一层纸浆水,让装饰更好的附在未形成的纸张上。
进行晾晒后取下。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制造的花草纸吧。
经过一系列的造纸活动,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记录下自己与同伴的造纸故事。
我和小伙伴加入颜料,生成出了有颜色的纸。
还想和好朋友一起制造带爱心花纹的纸。
用一用再生纸
在造纸游戏活动中,幼儿掌握了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基本技能,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他们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学会自主设计内容,自由进行制作。
通过触摸他们发现造出的纸和平时画画用的纸不太一样,是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在这样的纸上画画、写字是什么感觉呢?
通过尝试,孩子们发现:在这样的纸上画画没有光滑的纸顺滑。他们更加感受到平时用的一张张光滑的纸是多么来之不易,需要好好珍惜。
来看看我们的作品吧。
有趣的纸浆画
纸浆还能用来干什么?通过了解,孩子们发现纸浆还能制作纸浆画。
倒入纸浆
加水搅拌
加入乳白胶
加入色素,搅拌均匀
一盒盒色彩各异的彩色纸浆就制作完成啦。
用勾线笔在底板上画出图案外形。
细心地沿着边框填入自己喜欢的颜色。
一幅幅充满立体感的纸浆画就完成啦。
●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孩子们的教育要与其实际生活相联系。孩子们围绕“纸”生成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感知纸的特性,积累丰富知识经验,具备了乐于探究、观察操作以及交流互动的良好学习品质。其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孩子们也感受到了纸的来之不易,生活中要节约用纸,不能轻易浪费。
扫码关注
图文撰稿|中四班教师
图文编辑|林晨越
初审初校|徐校林
复审复校|张 丽
终审终校|纪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