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我园制定了防拐骗安全演练方案,召开了部署会。对本次活动进行周密部署,参与演练的老师相互进行了沟通交流,制定老师们交叉进班“诱拐”幼儿的具体安排,明确各自任务。
在幼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场“糖衣炮弹”的诱惑开始了行动……预先安排好的“坏人”阿姨来到幼儿活动场所和班级,利用各种各样的玩具、零食以及甜言蜜语,想方设法把幼儿“骗”出教室。
一番诱惑之后,大部分幼儿坚定地拒绝了“陌生人”的请求,坚决抵制“陌生人”带来的诱惑。也有个别幼儿被诱惑吸引,跟着“陌生人”走到幼儿园门口,幼儿园安保人员严格执行幼儿园门禁管理制度,幼儿被安全带回班级。
3
主题教育活动
针对模拟演练情况,各班级老师通过PPT、图片、视频、绘本故事等方式给孩子们普及了“不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说不”等防拐安全知识,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商场:
很多家长在选购商品、试穿衣服的时候,往往会很容易放松对幼儿的看管,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公园或广场:
这些地方比较开阔、人流又多,孩子也容易乱跑走失。
家门口或小区内:
人贩子会伪装身份,诱骗独自在家的孩子开门,或者诱拐独自在小区里玩耍的孩子。
汽车站或火车站:
每天人来人往,鱼龙混杂,孩子容易被人贩子盯上。
游乐场:
人流多、游艺项目多,孩子易被分散注意力,容易和家长走散。
超市:
大型超市的货架隔断多,孩子不易区分,彼此之间看不到对方,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冒充熟人诱惑法:
冒充熟人作案,骗子能叫出孩子的名字。然后可能会和孩子说,自己是受孩子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家人委托,来带孩子回家。利用如此“权威诱惑”,骗取孩子的信任感而诱骗孩子。
给予礼物利诱法:
往往会采用小朋友喜欢的糖果,玩具、电子设备等作为诱饵,吸引小朋友上当。这方法主要是用物质利诱,同时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最终实施拐骗孩子的目的。
盗窃抢劫:
坏人趁大人看管不严的时候,将孩子偷走或者拐走,还有人直接从车后座或者老人怀里将孩子抢走。
利用善心:
利用孩子的单纯和善良,采取让他们带路等方式进行拐骗。比如说“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地方的路怎么走吗?”如果孩子说,知道,就在哪里哪里呀,骗子就会顺势说,反正也不远,你能不能带我去啊。
威逼利诱:
通过恐吓吓唬孩子,来逼迫孩子就范。
我们要教育孩子防备陌生人,记住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话、不要随便吃陌生人递来的食物,不要随意告诉陌生人家里的信息,更不要跟陌生人离开。尽量不要让孩子单独去偏僻的地段,不要与陌生人接触。尤其是防范那些从摩托车或面包车上下来的陌生人。
教育孩子不给陌生人开门,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情况。生活中不要开“警察会把你抓走”的玩笑,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警察群体,并学会在紧急时刻拨打110电话报警求助。此外,急救120,火警119等紧急电话也要掌握。
带孩子外出时,父母千万不要只记得欣赏风景、拍照而忘了孩子的存在,应当让孩子在自己身旁或在视线范围内活动。要教育孩子,如果走丢,不要四处乱走,要原地等待或就近向工作人员求助,借用电话拨打110求助。
要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家庭详细地址、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注意是长号而不是短号)、工作单位等,以防发生意外状况之后,可以及时联系上家人。如果经反复训练强化,孩子仍无法清晰记忆,请在其身上放置写有家庭联系方式的小纸条或信息卡片,教导其在求助时出示。
提前跟孩子做好约定,比如没有父母的通知绝不能跟陌生人走,去同学家或跟同学一起在外面玩,行踪要及时跟父母汇报,还有父母突然有事不能去接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要提前说好。尤其要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上车”。
让幼儿牢记:
陌生人给的零食,我不要!
陌生人给的玩具,我不拿!
陌生人想要拥抱,不可以!
陌生人来敲家门,我不开!
一只狡猾自大的狐狸给自己定下偷孩子的目标,于是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目标。找了很久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位推着宝宝的妈妈有事要离开一会,找到一位路人帮忙照顾孩子,狡猾的狐狸见状便开始了偷孩子的计划,一会装成喜欢孩子的善良路人,给孩子玩具,编造各种谎话,一会又假装照顾孩子的保姆,最后甚至假扮外婆企图骗取妈妈的信任。但是路人和妈妈警惕性都很高,连打带吓地把狐狸轰跑了,狡猾的狐狸贩子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
推荐理由:
书中以人贩狐狸的第一口吻讲述,不仅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教会家长和孩子小心提防人贩子的种种坏招,同时,也能在互动时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增强创造力。让孩子听的时候学会保护自己,辨别危险。对家长也是一种提醒,告诫家长要时刻保持警惕。
幼儿防拐防骗教育不容忽视,幼儿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最容易相信他人的时候,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请家长们在生活中对幼儿加强引导,增强幼儿的防骗、防拐意识,提高警惕,懂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学会保护好自己。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跟多相关资讯
图文编辑|林晨越
初审初校|兰 青
终审终校|纪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