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浪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
情感态度:
借助对音乐结构的了解和教师的言语提示,幼儿愉快的随音乐做动作。
能力方法:
学会听节奏做动作,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知识经验:
学会在初步感知乐曲节奏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创编操节动作。
活动名称
踏浪――筷子操
适合年龄
大班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
集体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乐句和乐段。
物质材料
每位幼儿两双筷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有序地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顺序为: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过程和环节:
(一)集体创编韵律操:
1. 请小朋友根据教师的要求合作创编操节。
分组要求:根据班级的6个小组分工,每组负责一个操节,每个操节都是4个8拍。
每组负责的操节分别是: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幼儿合作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2. 每组幼儿分别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余幼儿观看。
3. 教师逐一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指导,并且现场修改。
4. 集体跟着教师做操节的前半部分(一、二、三节)动作。
5. 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做一、二、三节操节。
6. 幼儿独立做操。
结束部分:结冰游戏
教师:我说一人结冰,每个人站好不动;两人结冰,两个人抱紧站好不动,看谁最快找到朋友。
活动延伸
和父母利用其它资源制作相应的器械,并编排动作。
活动建议
动作建议:
前奏:立正做好准备。
基本动作:
1~4小节:登山步,双手叉腰。
5~8小节:登山步,双手手腕转动交叉经头顶画一圈还原。
9~12小节:脚步:登山步;手部:左手叉腰,右手手掌张大,手心向前左肩上挥动四次,先向里。
13~16小节:与9~12小节动作方向相反。
17~20小节:脚步:登山步;手部:双手手掌张大在胸前挥动两次,头上挥动两次,先向右。
21~22小节:脚步:登山步;手部:左手叉腰,右手除食指外,其余手指握紧在耳旁上下挥动四次。
23~24小节:与21~22小节相反。
25~26小节:双手叉腰向左转圈,四步转回原位,第四步右脚点地;双手在左耳旁拍两下,身体向左倾斜。
27~28小节:与25~26小节相反。
29~32小节:同25~28小节。
间奏:
33~37小节:双手叉腰做等山步转成左右两人面对面。
38~41小节:登山步,双手手腕转动交叉经头顶画一圈还原。
反复;
9~32小节,两人面对面做。
结束:双手叉腰,登山步转回原位。
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