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学
组
总
结
-胜利幼儿园-
本学期,我们科学教研组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和《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为指导,为了提高科学组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本学期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1.结合我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和如何促进幼儿“数符号”运用能力发展制定适宜的教研工作计划。
2.依据《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进行理论培训,加强“数符号”研究提升教研水平,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升教师自我专业素养。
3.以班级和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数符号”相关的观摩活动并进行案例分析,以案例为载体,挖掘数学教学与教师的教学策略,形成优秀教学案例,让大家共享优秀教育资源。
01 理论培训
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所以理论学习在本学年仍是重中之重,本学期期初和期末,陈玥雯老师和白凤漪老师分别为科学组的老师们作了《“数符号”的核心经验和儿童发展轨迹》和《“数符号”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提示》的培训。
通过培训,让老师们对于“数符号”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提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且为孩子提供科学、益智、完善的科学领域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02 目标梳理
数字符号又称数字,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厘清数符号相关概念、了解各年龄段幼儿需达到的“数符号”相关目标,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古云雪、高孟贤、张梦蝶三位老师分别开展了小、中、大班关于“数符号”的理论培训与各年龄段需达到的目标研讨。
通过清晰明了的目标梳理,老师们了解了“数符号”在幼儿各年龄阶段应达到的目标,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积攒了经验,掌握了“数符号”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03 自行磨课
一堂好的教研活动必定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本学期,科学组的老师们以高要求、严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打磨教学流程、形式,调整自己的教态及教具,并将自己的磨课过程与经验进行分享,教师们都很大程度上地成长了起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 观摩活动
观摩活动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也是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好机会,本期我们科学组的每位老师也带来了观摩活动。
大一班张梦蝶 《猜猜我是谁》 活动环节层层递进,目标明确,充分以幼儿为主体,通过猜数字、坐火车等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大二班吕世艳《看你怎么猜》 老师们针对如何将“数符号”的学习融入活动中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以及材料提供的多样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使教研活动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大三班黄琼《设计车牌》,通过为幼儿园骑行区的车设计车牌这一贴近生活经验的情境,让幼儿在排排、记记、说说中探索数字的排列组合方式,让幼儿能感受到生活中数字的广泛用途。
中一班刘丹《送小动物回家》,刘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导入,神情和抑扬顿挫的声音让数学组的老师们叹为观止,纷纷说到:“讲得太有吸引力了”。
中二班黄娟《小动物搬新家》,运用孩子们喜爱、熟悉的动物搬家这一情景进行导入,精美的PPT、精致的教具和教师亲切的教态引导幼儿快速进入情境。
中三班陈玥雯《送小动物回家》 运用游戏教学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操作的过程中巩固和感知练习序数词。
中四班高孟贤老师带来了《送小动物回家》,活动中,教师以自己的亲和力和自然的教态,紧扣主题的提问紧紧抓住幼儿注意力。
中五班王莉群老师在活动《小动物搬新家》时加入故事情节、动作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中的序数内容,活动最后王老师大胆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结束后让幼儿自己来讲述,验证答案。
小一班古云雪《小动物领奖》,活动教具有趣丰富,环节有趣,通过先选再藏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清楚明了地知道了序数。
小二班张新媛《招待客人》,活动教具准备充分,环节清晰,小结简单明了,以招待客人这一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为线索,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小四班余婷《招待客人》,余婷老师目标制定以幼儿为主体、操作多样,情境创设有趣,活动中充分尊重儿童。
小五班刘宇《城堡party》,教师思路清晰,环节有序,教具准备充分,目标明确,小结简洁明了,有趣的情境十分吸引幼儿。
小六班白凤漪《小动物去郊游》,环节有层次、由易到难,每个环节的小结清晰,运用白板进行验证,有验证有对比。
小七班苏红《小动物去郊游》,苏红老师的活动环节有层次,流程清晰,充分给予孩子们自主探究机会。
在活动中,老师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老师们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积攒了经验,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05 学习分享
学海无涯,我们科学组的教师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积极跟随双流区数学联组的步伐,将联组的精彩活动与分享带回幼儿园科学组,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06 一日生活中“数符号”活动
本期我们还对“日常生活如何开展数符号活动”进行了一次专门的研讨,同时也梳理出了一些经验与方法,教师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升。
07 个别化材料分享
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幼儿直接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必须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动手操作。老师们还将幼儿操作过程录成视频进行记录,形成个别化材料操作集,方便老师们参考、借鉴。
08 读书分享
学无止境,除了对《指南》《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的学习,以及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和《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的解读,老师们还阅读了《爱和自由》《追风筝的人》等书籍,提升自身的气度和修养。
1. 本期我们共梳理出计数相关教案14篇,经典教案3篇,分别为:小班《小动物领奖》、中班《招待客人》、大班《设计车牌》。
2. 梳理出小中大班各年龄段数符号相对应的目标。
3. 个别化材料玩法视频。
REC
大三班 设计车牌号码
REC
大一班 抓糖果
REC
小六班 黄瓜配对
REC
小一班 寻找缺失的数字
本期我们忙碌而充实,教师们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了一定提升,遗憾的是本学期我们的学习路径较窄,学习机会较少,希望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能邀请数学领域的专家对我们进行培训和指导。幼儿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点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位儿童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我们的期待,更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资料】科学组
【编辑】葳葳组
【审核】巫小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双流区胜利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