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雪初晴,阳生春又来”。12月22日,恰逢最古老的节气——冬至,青岛市教科院初中地理教研员张艳老师、部分区市教研员及地理教师们齐聚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共同参与青岛市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研究和践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着力推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课例展示,智慧共享
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的王萏老师执教了《区域联系与协同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这节课立足课程标准,优选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素材,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提炼区域特色,比较区域差异,寻求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的路径,重在学习区域协同发展的方法,并能融会贯通运用到其他区域中。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勇于表达,推动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养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青岛志远学校的姜妮妮老师执教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教学设计结合当下热点问题,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为立足点,设置真实情境,以习总书记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会议讲话为切入点,以国家五大安全——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为环节。拆大目标为小目标,化大任务为小任务,让学生逐步分析东北地区如何实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通过“科技赋能”、“藏粮于技”的视频及图文资料,使学生了解科技重要意义,通过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学习,提升人地协调观素养。
他山之石,研思并行
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的方媛老师进行了题为《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初中地理学科基地建设交流汇报》的经验分享。从发挥团队力量,众行致远、借学科基地的东风,规范创新教研活动、课题引领,教学研究提质增效三个角度向大家展示了初中地理学科基地校建设的一些探索和成效,为全市初中地理学科组建设和学科基地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一中学周桂宏老师为大家做了题为《“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的经验分享,结合学校立项的五育融合规划课题研究以及学校地理组的教学经验,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分别具体介绍地理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五育融合,进而实现地理课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助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从一线教学老师角度和大家分享了很多经验,如通过解读课标德育要求、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和挖掘地理试题等方法提升地理课堂德育水平;通过展示图片、诗句和音乐来介绍地理教学与美育体育的融合等,精彩生动的例子紧扣一线教学,赢得在场老师阵阵掌声。
专家点评,专业引领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本次研讨会,使大家对于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为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更好落地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推动我区地理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