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纷飞舞寒冬,共研共享促成长。为聚焦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研究方向,促进青岛市美育教学交流,2023年12月20日上午,青岛市小学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我区青岛弘德小学如期开展。青岛市美术教研员魏世建老师、各区市美术教研员及李沧区、市南区骨干教师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我区美术教研员战宁老师主持,活动分为课例展示、经验交流、互动评课、专家总结四个环节。
课例展示秀风采
在本次活动的两节课例展示中,执教老师明确把握住新课标所倡导的方向,立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趣味横生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深耕课堂蓄内力,匠心筑梦待花开。我区青岛升平路小学的陈俞含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一课中,陈老师将邻近色的基本知识与音乐欣赏跨学科知识相融合,为孩子们营造了青岛大剧院“音画融合”的创作情景,与音乐进行了跨学科融合,将音乐渗透其中,确立了奏响四季的情境主题,使得学生在音乐情景交融中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艺术实践打破了材料的局限性,使学生充分体验了各种艺术形式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的展示评价环节让人眼前一亮,充分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新课标理念,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发现思维闪光点,创意手工悦课堂。市南区青岛大学路小学的陈蔚老师执教三年级《一张奇特的脸》一课,陈老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盲盒”的形式引入课题。通过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受奇特的脸带来的视觉体验。观看学生的制作视频和成果展示,进一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陈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以参加一场奇特有趣的怪脸秀为实践活动,学生伴着音乐节奏,拿着一张张奇特的脸快乐地舞动起来,在孩子们的心底留下了精彩的瞬间。陈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通过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经验交流共分享
我区青岛弘德小学的王铭川老师进行了题为《韵美彩盘 多彩人生》的美育经验交流,他从美术社团建设、开展富有美育特色的系列活动、加强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三个角度展开,以创意、智慧美育的应用详细地交流了学校所开展的美育工作和所收获的成绩。王老师表示,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好的风景,期待经过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将美真正植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互动评课促进步
来自青岛青山路小学黄钰钦老师、李沧区实验小学王妍老师、青岛大枣园小学刘聪老师、青岛榉园学校曹琛老师、青岛大学路小学唐莎莎老师、青岛太平路小学王甜甜老师分别对两位老师执教的课程进行点评,他们对两位执教老师的美育专业素养给予了极高的认可。六位老师结合两节课具体课堂教学设计,剖析了老师们课堂中的亮点和特色,通过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合作等多元化的形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核心素养。
专家点评促提升
市南区美术教研员臧旭东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课例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点评。她表示两位教师从目标设定到重难点突破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方法,使得课堂效果既有法度又有趣味。臧老师鼓励青年教师勇于打破固有的教学思维,敢于尝试和突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她也强调了区域间交流研讨的重要性,希望教师们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臧老师认为,打造“三有”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他希望教师们能够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成为真正有思想、有方法、有情感的“三有”教师。
青岛市美术教研员魏世建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强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们要继续加强学习新课标精神,教师们要在研读、研懂、研透新课标的基础上,把握自身优势,打造精品课堂。魏老师指出微课和课件的辅助教学需要教师在日常专业练习中不断加强。魏老师的建议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全体美术教师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不断提高个人审美,以个人审美带动学生审美,立足核心素养,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态发展,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教研是思维的碰撞,更是理念的互动。每一次问题的探讨,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场分享的指导,都是智慧的传递。在青岛市“大美育观”美术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与学习,也激发了教师们的创新精神和教学热情,在未来的教研教改的道路上,李沧区全体美术教师将会持续砥砺奋进,大胆创新,不忘初心,逐梦前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