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蚁”好
一、课程起源
二、课程框架
三、“寻”蚂蚁??
1、小蚂蚁大调查??
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对蚂蚁的兴趣不减反增,仍然热烈地讨论着。蚂蚁小小的身体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我们梳理、整合了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并制作成调查表;孩子们和老师家长一起在家、幼儿园分别开启了探寻之旅······
2、初识蚂蚁??
通过用蚂蚁模型来让幼儿们摸一摸,看一看,他们也更加直观的感受蚂蚁的外形特征。它的身体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以及一张嘴,胸部有三对足。
3、初寻蚂蚁??
在家附近寻找小蚂蚁??
4、在幼儿园寻找蚂蚁
一起寻找幼儿园里的蚂蚁,它们会在哪里呢?
5、我的发现
孩子们快乐、积极地探寻着自己想要的答案,并兴致勃勃地将发现与小伙伴分享。
你们都在那里发现了小蚂蚁呀?
我在滑滑梯下面发现了小蚂蚁??。
我在小草上发现了好多只蚂蚁呀??
我在花坛里发现了蚂蚁??。
老师,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呢?
四、“探”蚂蚁??
蚂蚁??喜欢吃什么
我觉得小蚂蚁??喜欢吃西瓜??
我觉得小蚂蚁??喜欢吃面包??
我知道小蚂蚁??特别喜欢吃甜的东西。
小蚂蚁肯定喜欢吃很多零食
为了验证小朋友们的猜想,所以我们进行了一次实验。
6、投喂蚂蚁
BIG
SALE
最后,通过让小朋友们自行投喂小蚂蚁,他们观察发现小蚂蚁特别喜欢吃甜食。
老师,小蚂蚁??他有家人吗?
在实验结束后,钰钰小朋友提出了疑问?后来我们又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小蚂蚁??。
7、蚂蚁的家族成员及其分工
8、蚂蚁??的种类
9、蚂蚁??的身体结构
蚂蚁是昆虫,它的身体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以及一张嘴,胸部有三对足。蚂蚁的触角能够闻到气味并传递信息。
一
总结与收获
蚂蚁是昆虫,通过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喜欢吃什么、蚂蚁的身体结构、蚂蚁的家族成员及有哪些种类等,并且了解了蚂蚁交流的方式与人类不同,它们不是通过嘴巴说话来交流,而是依靠触角来传递和接收信息。不仅如此,蚂蚁的触角还像我们的鼻子一样,能“闻”到其它蚂蚁留下来的气味,帮助它们找到行进的方向。
我们知道蚂蚁??长什么样子啦,我们要把它画下来。
老师,我们可以学小蚂蚁??搬东西吗?
后来我们开展了游戏:《小蚂蚁??本领大》
通过游戏的开展小朋友们都觉得小蚂蚁搬东西可真不容易呀!
老师,小蚂蚁??的家长什么样子呢?
宸宸的问题引发了小朋友们的思考??
后来他们都说想给小蚂蚁画一个家。
我来设计??蚂蚁的家。
四、“玩”蚂蚁??
在美术课上,小朋友们自主绘画出作品《蚂蚁吃西瓜》。
在一次音乐课活动中,小朋友们都纷纷问了一些问题:
老师,有没有关于小蚂蚁的儿歌呀?
那你们知道有关于小蚂蚁的儿歌吗?
我知道一首儿歌叫《蚂蚁搬豆》。
老师,我想学这首蚂蚁搬豆的儿歌。
于是我们围绕小贾小朋友说的儿歌《蚂蚁搬豆》
开展了音乐活动。
音乐《蚂蚁搬豆》
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怎么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搬着一起走。
后来我们又开展了建构区:《神秘的蚁穴》小朋友们
都非常的开心的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搭建着小蚂蚁??的家
1、《神秘的蚁穴》
2、蚂蚁??搭搭乐
孩子们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自主发挥想象,借助自己的设计图与同伴一起用不同的积木拼搭出蚂蚁的家。
3、蚂蚁??小游戏
后来我们通过开展丰富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仅锻炼了幼儿肢体协调能力,还锻炼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体会成长的喜悦。
游戏1:小蚂蚁搬西瓜
游戏中,孩子们模仿蚂蚁搬运粮食,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
游戏2:小蚂蚁??钻山洞
总结与反思
幼儿的成长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与身体的平衡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在《嗨“蚁”好》课程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身上最旺盛的探索生命力,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上有了一个回答的进步,同时幼儿们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大秘密,幼儿在发现小小蚂蚁,在探索,在成长……
教师的成长
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对蚂蚁的外形、巢穴、喜爱的食物等都有了一定的的认知。他们对周围出现的风景充满着好奇,脑袋里藏着数不清的问题,与其像导演般精心设计策划一个课程体系,让参与的孩子用各种精彩的表现证明自己设计的出色,不如重新去审视孩子,看待世界,真诚地和孩子一起走进生活,求知的种子一定会慢慢萌芽。本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是老师和孩子们对蚂蚁的好奇、关注和研究还在持续着,因为我们的心中已经播下了喜欢探究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