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鲜生那些事儿”
——中二班班本课程故事
课程缘起
游戏是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游戏的自主与生成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被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班的孩子基于一次秋游购物的体验,萌发了想要在班级里也开一家超市的主意。新超市成了孩子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问题一:你知道的超市是什么样的呢?
丫丫:“超市里当然卖很多吃的。”
文文:“超市里我看到的有阿姨是收银的。”
柏存:“超市里有很多的货架,有各种各样的东西。”
孩子们表示还想再去参观一下超市,因为上次跟爸爸妈妈去只是去买吃的,都没仔细观察其他地方,可是这次去超市想观察些什么呢?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超市是孩子们常去的地方,熟悉又喜欢。幼儿带着问题,如果能在实际情境中边体验边记录,应该可以获得比较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策略一:师幼实践,丰富超市新认知
孩子们对于超市充满了很多疑问,都想去超市一探究竟,于是,我们决定和孩子们来一次“超市探秘”活动,一起走进我们最邻近的盒马超市。
问题二:我们参观的盒马超市里面有些什么呢?
话题一:超市里到底有什么呢?
朵朵:“哇,超市里有好多好吃”
子元:“超市里有洗衣液、水果、蔬菜。”
梦涵:“超市里有很多玩具,很有很多好吃的。”
梦浠:“超市里有很多调味品、大米、牛奶。”
话题二:“超市里的物品都是怎样摆放的?”
骞骞:“我发现超市里的东西都是一层一层摆放的。”
煊煊:“我看到牛奶是一箱一箱叠起来的,瓶子好像在排队。”
金仔:“我看到蔬菜都在一个区域,上面写着蔬菜区。”
壮壮:“我看到我们小朋友们的牙刷在生活区。旁边还有可爱的毛巾。”
话题三:“超市里面都有哪些工作人员?她们分别做哪些事情?”
小竹:“我看到一个叔叔站在秤旁边,会把客人买的鱼放在秤上秤一秤。”
阳阳:“我看到卖牛奶的阿姨会让我们品尝一小杯牛奶。”
思言:“有好几个穿着盒马工作服的阿姨在那里整理货架。”
话题四:“盒马超市跟其它超市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洛妤:“可以在盒马超市吃好吃的,我们可以坐在那里跟在餐厅吃饭一样。”
小梁:“盒马超市没有收银员,需要我们去那个自助收银机那里付钱。”
明洁:“我看到盒马超市有超级大的大螃蟹。”
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和老师一起逛超市,结合发现、分享等方式让孩子们积累了更多关于超市的经验。孩子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对超市里不同物品的摆放、货架的区域划分、不同工作人员(理货员、导购员、打秤员……)的职责分工更为清晰。在不断的经验交流中,为后续的“超市”游戏提供的支架。
策略一:搭建超市—游戏前的计划制定
超市经验分享后,孩子们对超市充满了浓浓的兴趣,有好几个孩子表示要在角色的时候玩“开超市”的游戏,连接以往的自主游戏经验,孩子们开始了超市游戏的计划制定。
小梁:我去拿一些锅、薯片、化妆品吧。
小谢:长长的地方表示阳台、阳台上也可以放很多东西。
小葛:我觉得需要柜子、桌子,可以做收银台,放各种各样的东西。
策略二:搭建超市—游戏前的材料收集
做完计划,孩子们开始寻找超市游戏材料,有的在教室,有的去园部材料库,还有的去了其他班级寻找,孩子们找来了各种各样的饮料瓶、牛奶罐、篮子、娃娃、锅碗等,准备好这些物品后,孩子们开始了游戏前的搭建准备。
策略三:搭建超市—游戏中的设计与搭建
材料收集完成后,孩子们搬来了柜子,置物架,把收集来的材料全部放进货物架上,接着,又搬来了小方桌当收银台,孩子们通过自己在“盒马超市”所见与同伴之间的思维碰撞,逐步将属于中二班的“盒马超市”搭建成功。
问题三:超市试营业,为何我们的货架这么凌乱?
“盒马超市”搭建初见雏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游戏,大家分组寻找各种物品,开始进货、理货,柜子上堆得满满当当。
俊昊:“这里的东西都在一起,我都找不到”
知逸:“你们这里的东西摆的太乱了,我都找不到。”
沐泽:“瓶子也掉下来品。”
子元:“这个东西太下面了,我要蹲着才能拿到。”
大家争论不休,有的说东西不能太多,有的说放的时候要像超市里一样,一个一个排排队,还有的说好朋友要手拉手一起,这样看起来就不乱七八糟了…..一场关于理货的话题就这样产生了。
策略一:讨论理货的方法,设计分类图标
物品怎么样摆放才能更整齐,能让顾客马上找到物品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柏存:“我们要把高的东西放在最上面的一层,这个可以立在上面不会滚来滚去。”
丁丁:“在整理的时候东西太多了,放了这么多牛奶,都不能放其他饮料了。”
小倪:“牛奶的味道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味道来摆放啊。”
明洁:“那我们把大家说的用图片的方法画下来。”
洛妤:“是的,画好我们把它贴到柜子、桌子上,这样客人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个东西在哪里。”
于是就设计了下面这个分类图标:
在组员的出谋划策下,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表征,用图片的方法表现,对顾客来说有了分类图标,找起来就更加方便了,而理货员也能根据标记快速地将物品归类。有了两次理货的经验,大家对于理货有了新的想法,在游戏的时候会发现有些物品比较小,收拾整理不方便;高的东西放在下面;饮料平平地放着会滚来滚去;玩具要跟玩具放在一起……于是,再一次进行了升级调整,提出用收纳箩筐来装物品。有了箩筐,物品摆放就变得更加整齐,也方便游戏结束后进行收拾和整理,为大家节省不少时间。
超市开业,基于情境生成的游戏更有趣
期待已久的超市终于开业了!馨竹打开“屏风”做的超市大门,对着客人说:“欢迎光临。”当顾客进入超市,他还会提醒顾客取好篮子进行购物,子元是理货员,当顾客找不到东西时会进行解答,告诉客人物品在哪里,发现物品不够了还会去“进货”。阿鞠是“盒马超市”里的收银员,对客人很有礼貌,一件物品一件物品进行扫码,在理货员的帮助下完成打包任务。
超市里的生意热火朝天,顾客接连不断,然而孩子们的探究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他们继续探索超市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在接下来的超市游戏中,孩子们也许会发现新的问题,我们要继续支持他们,鼓励孩子们探索超市游戏的深度游戏。
超市游戏,源于生活,始于兴趣,落于游戏,繁于问题,又回归于生活,这一切归结于孩子们生长的需要和努力,孩子们在不断的探索与游戏中,进发出新的想法,别开生面的超市探索之旅将继续进行着,期待着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撰写:丁婷
编辑:刘玉如
审核:水鑫、戴敏
终审:孔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