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遇到孩子抵触情绪,幼儿教师如何了解原因、化解矛盾?
1. 了解原因:从孩子的视角出发
当孩子对亲子阅读产生抵触情绪时,首先要做的是“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感受。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曾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分阶段的,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往往与当前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抵触情绪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 阅读内容不适合:孩子对书中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 阅读方式单一:家长或教师可能过于注重“读”,而忽略了互动和趣味性。
- 情绪压力:孩子可能因为其他事情(如分离焦虑、疲劳等)而情绪不佳,阅读成了“负担”。
- 自主意识萌芽:3-6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可能会通过“拒绝”来表达独立性。
2. 化解矛盾:从“教”到“玩”,让阅读成为游戏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曾强调,“游戏是儿童的工作”。因此,化解亲子阅读中的抵触情绪,关键在于将阅读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策略:
- 选择适合的书籍: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阶段选择绘本。比如,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选择画面丰富、情节简单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情节稍复杂的故事书,如《猜猜我有多爱你》。
- 互动式阅读:不要只是“读”,而是与孩子互动。比如,读到“小熊哭了”时,可以问孩子:“小熊为什么哭呀?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 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书中的角色,家长或教师配合表演。比如,读《三只小猪》时,可以让孩子扮演小猪,家长扮演大灰狼,通过表演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 创设阅读环境:为孩子打造一个温馨的阅读角,放上舒适的坐垫和柔和的灯光。教育家瑞吉欧(Reggio Emilia)认为,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教师”,一个舒适的环境能让孩子更愿意参与阅读。
3. 具体案例分享
在一次幼儿园的亲子阅读活动中,一位妈妈反映孩子总是拒绝和她一起读书。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对书中的文字不感兴趣,但对画面充满好奇。于是,我建议这位妈妈从“看图说话”开始,先让孩子描述画面内容,再逐渐引导到文字阅读。几天后,孩子不仅不再抵触,还主动要求妈妈多读几页。
4. 与家长沟通:建立合作桥梁
幼儿教师不仅是孩子的引导者,也是家长的合作伙伴。当发现孩子有抵触情绪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家长沟通:
- 分享观察记录: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记录下来,比如“今天孩子对《小蓝和小黄》的故事很感兴趣,但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可能是因为故事太长。”
- 提供阅读建议:根据孩子的特点,向家长推荐适合的书籍和阅读方法。比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建议家长选择短小精悍的故事,每次阅读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 组织家长沙龙:定期邀请家长参与阅读主题的沙龙活动,分享经验和困惑。这不仅能帮助家长提升阅读技巧,还能增强家园共育的效果。
5. 总结:让阅读成为孩子的“快乐时光”
亲子阅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当孩子出现抵触情绪时,不要急于批评或强迫,而是通过观察、倾听、互动,找到问题的根源,并用创意和耐心化解矛盾。正如幼教专家李跃儿所说:“阅读不是任务,而是一种享受。”让我们用爱和智慧,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让阅读成为他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和家长更好地应对亲子阅读中的挑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书香中快乐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