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环境育人资源利用不充分,幼儿教师能否挖掘 “隐性资源”,物尽其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在幼儿教育中,环境被视为“第三位教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中许多幼儿园在环境育人资源的利用上仍存在不充分的问题。那么,幼儿教师能否挖掘“隐性资源”,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恰恰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步。

1. 什么是“隐性资源”?

“隐性资源”指的是那些看似普通、不起眼,但经过巧妙设计和利用后,能够对幼儿产生深远教育影响的资源。比如,幼儿园的走廊、角落、自然景观、废旧材料等,都可以成为“隐性资源”的一部分。

2. 如何挖掘“隐性资源”?

(1)空间重构:让每一处角落都“说话”

著名幼教专家瑞吉欧·艾米利亚(Reggio Emilia)曾提出:“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教师。”幼儿园的每一处空间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的载体。比如:

  • 走廊变身“探索长廊”:在走廊两侧设置互动墙面,贴上不同材质的材料(如绒布、砂纸、塑料等),让孩子通过触摸感知不同的质感,培养感官能力。
  • 角落创设“微型世界”:利用教室的角落,创设“自然角”“阅读角”“建构角”等,让孩子在自由探索中学习。

(2)废旧材料再利用:变废为宝

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材料,如纸箱、瓶盖、布料等,通过创意改造,将这些材料变成教具或游戏道具。例如:

  • 纸箱变“城堡”:用大纸箱搭建一个“城堡”,孩子们可以在里面玩角色扮演游戏,培养社交能力和想象力。
  • 瓶盖变“数学教具”:用不同颜色的瓶盖制作成分类、排序的教具,帮助孩子学习数学概念。

(3)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

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往往被忽略,但其实它是一个巨大的“隐性资源库”。比如:

  • 树叶、石头、沙子:可以用于艺术创作(如拓印、拼贴)或科学探索(如观察树叶的脉络、石头的质地)。
  • 四季变化: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孩子感知自然规律,培养环保意识。

3. “隐性资源”挖掘的意义

(1)低成本,高效益

“隐性资源”的挖掘不需要额外的经费投入,却能极大地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效果。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所说:“教育的本质是创造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而不是堆砌昂贵的教具。”

(2)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通过利用“隐性资源”,孩子们可以在自由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挖掘“隐性资源”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增强了他们的职业成就感。

4. 案例分享:一所幼儿园的“隐性资源”实践

某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充分利用了废旧材料和自然景观。他们将废旧轮胎改造成“小花园”,孩子们在里面种植花草,观察植物的生长;用树枝和树叶制作成“自然艺术墙”,孩子们可以自由拼贴,表达自己的创意。园长表示:“这些‘隐性资源’不仅让环境更加生动,也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实现了物尽其用。”

5. 总结

“隐性资源”是幼儿园环境中未被充分开发的宝藏。幼儿教师通过巧妙的挖掘和利用,不仅能够丰富教育资源,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正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让我们用“隐性资源”点燃孩子的智慧之光,让每一处环境都成为他们成长的沃土!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环境育人资源利用不充分,幼儿教师能否挖掘 “隐性资源”,物尽其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