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在学前教育政策鼓励园所特色课程开发的背景下,如何避免“同质化”确实是幼儿教师们面临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曾指出:“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而是要扎根于儿童发展规律,体现教育本质。”
那么,如何设计“独特课程标识”,让园所特色课程脱颖而出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立足本土,挖掘文化特色:
- 案例: 浙江安吉的“安吉游戏”享誉全球,其成功秘诀就在于将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文化。
- 建议: 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故事、民俗文化等,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例如,沿海地区可以开展“海洋主题”课程,山区可以开展“森林探险”主题课程。
2. 关注儿童,聚焦真实需求:
- 案例: 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生活化课程”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其核心理念就是将课程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 建议: 要深入了解本园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水平、生活经验等,设计出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例如,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爱好,开设“绘本阅读”、“创意美术”、“音乐律动”等特色课程。
3. 创新形式,丰富课程体验:
- 案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的“项目式学习”课程,鼓励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建议: 可以尝试将游戏、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融入到课程中,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户外探索”等互动性强的课程活动。
4. 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 案例: 深圳市南山区机关幼儿园的“家长义工”制度,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形成了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 建议: 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期望,邀请家长参与到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5. 持续反思,不断优化课程:
- 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定期开展“课程审议”活动,组织教师们对课程进行反思和评价,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
- 建议: 要建立课程评价机制,定期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确保课程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总而言之,避免特色课程“同质化”,设计“独特课程标识”,需要幼儿教师们立足本土、关注儿童、创新形式、家园共育、持续反思,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打造出真正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幼儿园课程。
最后,我想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 的一句话:“幼儿园课程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希望广大幼儿教师们能够携手共进,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童年!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