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体能训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精力充沛,跑跳不停;有的则相对安静,喜欢静态活动。如何根据这些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体能训练呢?这让我想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华爱华教授的一句话:”幼儿的体能发展就像他们的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
1. 建立幼儿体能发展档案
建议为每个孩子建立体能发展档案,记录他们的运动偏好、体能优势和需要提升的方面。比如,有的孩子平衡感特别好,但上肢力量偏弱;有的孩子跑得快,但耐力不足。可以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提出的”幼儿运动能力评估量表”,从大肌肉动作、精细动作、平衡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2. 设计分层式活动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可以设计”基础-提升-挑战”三个层次的活动。例如在跳跃游戏中:
- 基础层:设置20cm高的跳台,适合运动能力较弱的孩子
- 提升层:设置30cm高的跳台,适合中等水平的孩子
- 挑战层:设置40cm高的跳台,并增加障碍物,适合运动能力强的孩子
3. 创设自主选择环境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过:”给孩子一个准备好的环境。”我们可以设置”运动超市”,将不同难度的器材摆放在不同区域,如:
- 红色区域:基础运动区(软垫、低矮平衡木)
- 黄色区域:提升运动区(中等高度攀爬架)
- 绿色区域:挑战运动区(高难度攀岩墙)
4. 实施差异化指导策略
对于不同特点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 对运动能力强的孩子:重在引导创新,如”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式通过这个障碍吗?”
- 对运动能力中等的孩子:重在鼓励尝试,如”你已经完成了一半,要不要试试看剩下的部分?”
- 对运动能力较弱的孩子:重在建立信心,如”你刚才的动作很标准,要不要再来一次?”
5.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建议每两周进行一次评估和调整,参考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提出的”幼儿运动能力发展阶梯图”,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同时,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某个活动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要及时调整难度或更换形式。
6. 家园共育支持系统
建立家园联系本,记录孩子在园的体能表现,并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适当的活动。可以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出的”家庭运动游戏100例”,为家长提供具体的活动建议。
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的目标不是让所有孩子达到相同的运动水平,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享受运动的乐趣。正如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所说:”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