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宝石幼儿园大一班课程故事
课程缘起
户外活动休息时,小朋友们在种植区散步,经过“小菜园”时,几个孩子驻足不前,他们看着别班的“小菜园”里有刚冒出小芽的菜,便讨论了起来:
俊豪:哇!好可爱的小菜菜,真想摸一摸。
澄澄:我们上学期种的大蒜、青菜也很漂亮呀。
少泽:对呀对呀,而且我们还丰收带回家做成了美味的菜。
萌萌:我们上学期丰收了,还可以种别的东西呀,像刚刚看到的小菜芽一样,慢慢长大。
雨晗:对呀,我们可以重新种东西下去。
锴锴:那我们可以重新种一些什么东西呢?
小朋友:我想种草莓、西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
通过小朋友们的谈话与投票,我们得出了大家最想要种植的农作物:玉米。于是我们便开启了种植玉米的一系列探索。
课程脉络
关于玉米,小朋友们对以下问题非常兴趣:
玉米都是黄色的吗?
玉米是怎么长大的?
幼儿园能种出玉米吗?
想要跟大家一起来种植玉米。
幼儿园能种出玉米吗?
想要画不同的玉米作品。
有玉米的绘本吗?以前我们都看到好多别的植物绘本。
玉米除了可以做爆米花还可以做什么美食?
通过小朋友的讨论,我们便做了初步的主题脉络图。
为了让小朋友们通过认识玉米、了解玉米等活动,拓展他们的经验和视野,我们便开启了《玉米》主题课程。
认识玉米
为了满足小朋友们对玉米的好奇心,我们收集了很多的玉米,通过观察玉米、观看玉米的视频等方式对玉米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幼儿对自己所带的玉米进行观察并记录。
梓潼:老师,他的玉米是紫色的。
老师:潼潼可真棒!是呢,老师也发现小朋友们的玉米都有点儿不一样。
嘉琪:老师,他带了两个玉米。
老师:是的,小朋友们带的数量也有一些不同。
幼儿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玉米外观以及所带的玉米数量记录了下来。
(芒果组10个、葡萄组5个、草莓组7个、梨子组9个共31个)
通过了解,大家知道了玉米的果实-俗称玉米棒,玉米顶端的须叫做玉米须;玉米外面包裹着的叶子叫做苞叶,也称为玉米皮;玉米中间的芯叫做玉米芯,一粒一粒的果实叫做玉米粒,也是玉米的种子。玉米浑身是宝,玉米须可以泡水喝;玉米皮可以当烤盘或笼布,编制手工艺品;玉米粒除了可以直接吃,还能够制作成玉米粉、玉米油等;玉米芯加工后可以变成饲料等物品。
小朋友们在观察中还发现玉米有黄的,白的,黑的。玉米有多少种类呢?基于此问题,小朋友们对玉米的种类展开了调查,通过学习,大家又有收获——原来玉米有很多种,有普通玉米、甜玉米、黑玉米、花玉米、糯玉米等。不同种类的玉米口感不一样,各有各的优点,小朋友们家里经常买的玉米一般是甜玉米,少量家庭也会买糯玉米,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口感选择喜欢的玉米。
各种各样的玉米
了解了玉米的种类,小朋友们之前提出的问题都还没得到满足:“玉米是怎么长大的呢?”玉米为什么会有长头发?”、”玉米会开花吗?”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绘本《玉米宝宝成长记》,让孩子了解玉米的成长过程。
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了玉米有4个生长阶段,分别是苗期阶段、穗期阶段、花粒期阶段、结果。玉米的生长过程也有4个阶段,分别是播种、破土成苗、长成授粉、收获期。
刚好在上一个活动中,小朋友们观察玉米,并且有的还把玉米剥下来。
我们在分享剥玉米的方法有哪些时,孩子们总结出了五种剥玉米粒方法。那剥下来的玉米粒想怎么解决呢?
竞辰:老师,可不可以榨玉米汁啊?
恩嘉:我看到我妈妈都会把玉米粒剥了再榨汁。
这时,有小朋友提议,我们可以把这些玉米拿去种啊。大家想起绘本《玉米宝宝成长记》,都很赞同剥下来的玉米粒拿去种。
种植玉米
决定了种植玉米,小朋友们对于我们的种植区又有了新的担忧,有的小朋友认为玉米在幼儿园里长不出来,有的小朋友认为长得出来,于是便有了以下的讨论:
琪琪:我们的种植区能够种的出来玉米吗?
玉米长大了会很大,它会不会长不出来。
大哼:种玉米就跟甘蔗一样,给它留点位置再种下一颗就可以了,我在家里帮过忙。
小哈:对呀,它不用很多位置,只要留一点点位置就可以了,我觉得我们的玉米位置够了,可以长出来。
昱霖:万一我们的玉米在地里长不出来怎么办?
嘉创:我觉得可以种出来,只要有阳光有水,我们一起去照顾 它,再耐心等待一下,玉米都会发芽的!
从讨论中可以知道,小朋友们通过以往经验,已经具备最基本的种植经验,知道阳光、水、土壤对种子的发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以此为基点,通过问题式探究,在实践操作中助推幼儿种植经验的增长及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师:在种植之前我们需要找什么样的工具来进行玉米种植呢?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的点子吗?
少泽:我记得以前种青菜的时候,直接把青菜种子洒在泥土里的,没有用工具。
佳佳:可是玉米要长很大,它要种深一点,不是在泥土上面,我觉得需要用锄头把它埋下去。
瑾钰:我觉得还需要洒水壶给它浇水,让它喝饱水。
辰辰:我们以前种植的时候用了很多工具,就是想不起来有什么了。
师:那我们现在去把种植工具拿上来一起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可以做什么好吗?
小朋友们:好呀好呀,那我们赶紧去吧!
在种植区,我们找到了很多的种植工具,通过学习我们也一起了解到每一样种植工具分别有什么作用。
翻土种植
种植区经过一个寒假,上面的土都硬了,我们需要把土翻一翻。
泽锦:种植玉米之前,我们先把地翻一翻,这是为什么呢?
轩轩:“翻土挖坑就像是给种子宝宝盖房子一样,我们要给它准备一个舒适的家,这样它就能更好的生长。”
林希:“埋土的时候也不能用力去压它,这样种子宝宝就会透不过气死掉。”
在翻土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发现了很多的石头、玻璃块、塑料薄膜,于是引发了小朋友们的疑问:这些东西到底会不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大家带着这个疑问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在第二天的晨谈活动中分享了他们得到的答案。
通过小朋友们的分享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塑料膜、石头是会影响玉米生长的,玻璃块会伤害到小朋友,是很危险的,我们应该把这些物品挑选出来,给玉米一个好的生长环境。
翻好的土地
在上周课程中,小朋友们翻好了土。新的一周,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种植玉米了!
林希:上周我们翻完土了,该去种玉米了吧!
俊豪:对啊,老师!翻土可辛苦了,好想快点去种呀!
佳沐:可是西瓜怎么办!我们的种植区不够了。
雨萌:我们去申请用轮胎种西瓜吧,这样场地就够了。
于是小朋友们找到废弃轮胎的放置位置之后,数了数需要的轮胎数量。
再到教学部门申请用轮胎作为种植工具,增加种植场地。
最后给轮胎填土并松土。
我们大一班的种植区在孩子们的努力下,拓展了好多地方。有了足够的地方,我们终于可以种植玉米和西瓜了。
谁来照顾玉米
经历了一个星期左右的绵绵细雨,终于迎来了快乐的一周,小朋友们一入园就发现玉米苗比刚种下去的时候长大了很多,而且上周种下的玉米种子也开始冒出了小芽,小朋友们发现这个事情特别的兴奋,但是另外一个问题产生了,谁来照顾玉米呢?
小哈:我觉得让班级里最会种植物的人来照顾玉米,这样玉米就可以快快长大了。
轩轩:要不让小组长来照顾玉米吧,他们一定照顾的非常好。
萌萌:要不让林希来照顾玉米吧,因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而且他很厉害的。
浩铭:还是让我们班的老师来照顾玉米吧,他们可以把玉米照顾的又快又好的。
可是种植玉米、照顾玉米是小朋友们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呀,怎么能全部托付给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呢?孩子们没有很多的种植经验,对于种植之后需要做什么事情,大家都还不是很清楚,于是我找了另外一本绘本《安东尼种玉米》,告诉孩子们种植玉米,还需要做什么事情。
《安东尼种玉米》主要讲述以下内容:小豪猪安东尼在狐狸家吃到了甜糯玉米,简直太好吃了!一想到甜糯玉米,它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它真想每天都吃到呀!小豪猪安东尼为了能够再次吃到美味的甜糯玉米,自己学习种玉米。一开始安东尼并不会种玉米,熊爷爷送给安东尼一本种植玉米的书,安东尼泡种子、选土壤、小心翼翼的把种子种起来,在安东尼悉心地照料下,一棵棵小苗慢慢长大,最后安东尼收获甜糯的玉米,安东尼还把玉米分享给了熊爷爷和好朋友佩里。
安东尼种玉米
《安东尼种玉米》是一个关于劳动、收获与分享的小故事。这个故事也让大一班的小朋友们知道只有自己种自己照顾,才能有吃不完的甜糯玉米。
通过《安东尼种玉米》绘本,小朋友们明白了,播种收获都来之不易,我们只有真切感受播种的辛苦,才能理解收获的辛苦与快乐。于是我们开启了认养玉米的计划。
嘉创:我想要一个人认养一颗玉米苗,而且我昨天跟妈妈一起讨论了,妈妈告诉我在照顾玉米苗的时候呢,玉米是需要阳光、水、肥料、除虫、除草、松土的,这样我们的玉米才会长大。
恩嘉:我想要和钰淇一起认养两个玉米苗,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照顾好玉米的。
林希:我想要和雨萌小朋友一起认养玉米和西瓜,而且我很期待能够吃到玉米和西瓜,我和雨萌小朋友会认真对待玉米和西瓜苗的,一定会让它健康长大的。
瑾瑜:我在大一班有很多的好朋友,我很开心,我想要跟他们在一起来照顾玉米,而且我画了不同的格子,用来表示玉米在长大的时间里中需要的东西(太阳、水、肥料……)
佳佳:我在幼儿园里很开心,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所以我想要跟大一班好多小朋友一起照顾玉米苗。让它健康长大。
淇淇:我很开心恩嘉是我的好朋友,我想要跟她一起照顾玉米苗,我还画了两只蜜蜂两只蝴蝶,他们就像我跟恩嘉一样是好朋友,而且每天都可以在一起。
澄澄:萱萱、丽琪是我的好朋友,我想我们三个人认领两颗玉米苗,可以一起松土、浇水、除虫,而且还可以一起照顾我们的小西瓜苗,让我们的西瓜和玉米一起长大。
确定好认养的玉米后,小朋友们便开始制作认养牌,希望玉米苗在小朋友的精心呵护下能够快快长大。
如何让认养牌在雨天不湿
第二天一早上,老师和小朋友们都非常期待认养活动的进行。早上老师在经过玉米苗种植区发现地里有很多的水,于是便拍下照片,在晨谈的时候向孩子们提出了问题。
师:宝贝们你们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有观察玉米吗?都发现了什么呀?
这时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到:“有呀有呀,我们都有看到玉米苗又长大了;玉米苗又绿又长,非常漂亮;小玉米好像在跳舞,风一吹就飘来飘去;玉米的泥土很湿,它有多喝水,就跟我们一样;我真想要去做玉米苗的认养活动,赶紧照顾我的小玉米;我的认养牌是纸做的干,那玉米在喝水的时候会不会把牌子打湿,到时我就找不到我的玉米了;对呀对呀,到时下雨认养牌也会湿的,那我们该怎么办才好呢?”
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孩子们终于发现了问题。
师:表扬我们宝贝早上来园都有认真观察,通过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很想要去进行认养活动。而且能够看出小朋友们对于认养牌非常的重视,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让认养牌在雨天不湿呢?
通过谈话,小朋友们纷纷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有说透明胶、双面胶、纳米胶或者弄一层防水的纸。于是,老师将刚刚提到的材料呈现到小朋友的面前,让小朋友们讨论选择什么材料合适。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与尝试,最终小朋友们选择了用透明胶和弄一层防水的纸,来保护认养牌,让认养牌在雨天和玉米喝水时都不会湿。
在老师的安全指导下,小朋友们都自主操作了过塑机,并且将自己的作品进行过塑,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都非常的认真专注,一直盯着过塑机口出来的认养牌。
当然我们也有其他小朋友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保护认养牌,那就是用透明胶缠住自己的牌子,这样也不会被水给弄湿。
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我们的认养牌都完成了最终的保护措施,不管是在玉米喝水,或者说下雨天的时候都不会被淋湿了。
认养玉米活动进行时
通过“认养玉米苗”的活动,小朋友们亲身参与制作计划、认养牌、照顾玉米苗,了解到其中的辛苦与成果来之不易,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在完成了小朋友们自主认养的活动,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班级还剩下19颗玉米苗,3个轮胎里的玉米和西瓜嫩芽无人认养。接下来这些玉米苗和西瓜嫩芽又将何去何从呢?在小朋友们的激烈商讨下,我们最终商定了每组认养5颗左右的玉米苗。
小朋友们自从有了认养的玉米苗,就像有了自己的孩子,每天都想着给自己认养的玉米浇浇水,看看它是不是又长大了,每天都会主动去照顾它们。
小朋友们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是种下一株绿植,更是在心中播下了对自然的情感种子。接下来就让让我们用心感受每一颗玉米苗的生长,用双手去呵护每一寸土地,让这份美好延续到永远。
记录玉米成长
过了一段时间,玉米又长出了几片小叶子。可小朋友们发现玉米苗好像长得很快,而且叶子很绿很宽,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记录玉米的成长的呢?小朋友们热烈地展开讨论了。
小博:我们3月8号种植了玉米苗,我看到它好小好可爱,只有三片叶子。
放了一个周末,3月11日的时候再过来看玉米苗的时候,它已经长大了许多,我还发现他的叶子比前几天更宽更大了。
木木:虽然今天的太阳很大,但是我们还是和老师一起运土为玉米找到了家,将玉米小种子种在了轮胎里面,旁边有很多的大型玩具,我真希望它快快长大。
轩轩:我们3月8日和小伙伴们一起种植了玉米,放了一个周末发现我们的玉米种子生出了小芽。
涂涂:我很喜欢幼儿园,很喜欢幼儿园的老师,很喜欢我们班的玉米苗,很期待玉米苗可以快快长大,长出香甜可口的玉米,看着玉米一天天长大,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感觉生活真美好呀!
林希:这天,我发现玉米苗长出了五片叶子隔天我去观察的时候又发现有些玉米苗长出了六片叶子,他们是不是在我们放学的时候悄悄的长大了很多?
锴锴:又过了好几天发现玉米已经长了很多片叶子,它的叶子又绿又宽,我感觉真神奇,好想要玉米苗快快长大呀。
泽锦:看见我们班的玉米苗一天天长大真开心呀,每天玉米都能见到阳光,都可以在我们的照顾下慢慢成长,它就像我们的小宝宝一样,我们就像他的爸爸妈妈一样。
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记录方式,宝贵的记录过程真实地展示了孩子们对于玉米苗的喜爱,孩子们也是非常认真在照顾它们。
测量玉米
在照顾过程当中,大家惊喜地发现我们的玉米苗比前段时间刚种的时候大了很多,从刚开始的三片叶子,到了现在有九片叶子之多,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玉米的飞速成长让小朋友们惊喜交集,他们迫不及待想要测量玉米苗现在有多高了。可是怎么测量呢?
佳佳:我觉得可以用笔、绳子去量一量。
嘉创:用筷子、小木棍也可以来量玉米的高度。
锴锴:我们可以用尺子测量玉米长了多高。
昱霖:还可以用手来进行测量。
小哈:我们可以用长长的积木来测量。
通过讨论得出以上的测量工具,于是小朋友们将测量工具都拿到了种植区准备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小朋友们也碰到了一些困难。“玉米叶太长了,我量不到怎么办?”通过思考和讨论,小朋友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借助工具,和同伴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成功地完成了测量,通过测量发现我们班的玉米杆子,大多在30到40厘米左右,玉米叶子大概在35厘米以上居多,只有极少部分玉米叶子在10厘米左右,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小脸写满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帮助玉米苗——扶正
在观察并记录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发现很多玉米苗倒了。玉米苗倒了,这可要怎么办呢?
佳瑾:要给玉米施肥,玉米苗长的又高又大,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倒了!
钰淇:可不可以让玉米苗立起来呀?
芯澄:放个棍子在旁边,让那个棍子保护玉米苗!
泽锦:我觉得有的倒下的玉米苗下面有一个洞洞,没有填满土。我们多填些土,保护玉米苗吧!
寻找需要帮助的玉米
把棍子插在需要帮助的玉米苗旁边
教师协助幼儿系上绳子,把玉米苗和棍子捆绑在一起。
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去发现问题,提出想法,最后付诸实践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玉米苗恢复正常的生长,小朋友们感到满满的成就感。
帮助玉米苗——添土
经过上次的玉米扶正的活动之后,小朋友们认为要让玉米苗健康的成长,仅仅扶正,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正好看到了保安叔叔的小推车,还有装有土的桶。小朋友们便提出了要向保安叔叔借小推车和桶运土,去给玉米苗添土。
在运土填土的过程中,锻炼到了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玉米苗似乎长得又茁壮了一些!
帮助玉米苗——为玉米施肥
如何让玉米苗不倒更加强壮,小朋友们上次想到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给玉米苗施肥,让玉米苗健康长大变得更强壮,这样就不害怕风吹雨打了,我们小朋友也一样,要做到不挑食认真锻炼,才会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紧接着小朋友们讨论到幼儿园里没有肥料怎么办呢?这时有些小朋友们说到:妈妈喜欢种花,我们家里有肥料,明天带过来;我家里种了西瓜,也有肥料;我的家里没有肥料,但我可以去市场买一些回来,不然玉米该长不大了。在小朋友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中便解决了肥料的问题,隔天宝贝们就来到了玉米地给进行施肥。
移植玉米苗
小朋友们最近发现了一个问题:玉米苗好像长得很慢,而且叶子变得黄黄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样才能让玉米长得更高更好呢?小朋友们热烈地讨论开了。
小博:一定是因为我们的玉米缺少营养,所以叶子黄黄的。
萌萌:该不是我们的玉米种得太挤了,所以营养吸收不好?
昱霖:那我们要把一些玉米苗移到别的地方去,给它搬家,这样才不会太挤。
辰辰:怎么拔呢,玉米会不会死掉?
琪琪:我们可以去学习网上的方法。
通过视频学习,发现玉米是需要疏苗的,这样才可以长出健康的玉米。小朋友们为了自己的玉米健健康康,开始了劳作,我们看看他们劳作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呢?
体验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照顾玉米过程中,老师对幼儿的探索给予了支持,让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观察和体验来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和简单的种植知识,给予他们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并适当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与玉米一起的活动——玉米创想秀
《指南》中指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孩子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我们做了玉米创意刮画、玉米皮蜻蜓、串珠玉米、玉米亚克力画等等,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的创意佳作吧!
小玉米(律动)
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
小呀小玉米,送呀送给你,
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律动边跳边做手势舞,
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玉米之歌吧!
小玉米
科学实验:会跳舞的玉米粒
小朋友们见过跳舞的玉米粒吗?玉米为什么会跳舞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准备材料:水、小苏打、玉米粒、白醋、筷子。
实验过程:1.往水里倒小苏打。2.用筷子进行搅拌。3.倒入玉米。4.分次分量慢慢倒入白醋。5.观察。
萌萌:萌萌记录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没有成功,猜测是因为醋加得太少,所以玉米没有跳舞。然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将醋多加了一点之后呢,发现玉米竟然真的跳起了舞。
辰辰:我一共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没有按照步骤,随意将水和醋加了进去,第二次跟小朋友讨论了之后再试验,玉米粒跳动了几颗,但大部分都没有跳动,在第三次之后又问了老师和小朋友们,发现我的玉米粒真的都跳动了起来。
童童:我也是做了三次实验,我猜第一次是因为玉米加的太多了,它根本就没法跳动,第二次水又加太多太多了,它产生不了反应,第三次我的水和玉米都没有加很多,是按照实验步骤来操作的,然后发现我的玉米粒就跳动了起来。
大哼:我只做了一次实验,我的玉米粒没有跳舞,我猜这是醋加少了,下次我要再实验一次看看我的玉米粒会不会跳舞?
萱萱:我很开心我第一次做就成功了,我是按照步骤来操作的,首先第一步加水,第二步加入小苏打搅拌,第三步加入玉米粒,第四步加入白醋,这样子我的玉米粒就跳动了起来。
小哈:我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没有成功,我猜是没有按照步骤来操作,所以他没有跳舞,第二次我问了老师和小朋友,还有再次尝试玉米粒就跳动了起来。
会跳舞的玉米
科学原理:白醋与小苏打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二氧化碳会从量杯的底部一直上升,直到溢出水面,这时附着在玉米粒上的气泡就会带着玉米粒上升到水面上了,当气泡溢出水面后玉米粒就又沉到杯底,这样反复循环,玉米粒就会在量杯中上上下下运动了。
玉米丰收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朋友们每天都会去照顾他们的玉米地,浇水、除草、施肥,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耐心和责任心。他们互相鼓励,共同面对种植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比如突如其来的暴雨、偶尔的干旱等。
终于,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玉米苗茁壮成长,逐渐长出了丰硕的玉米棒。当小朋友们看到那些金黄的玉米棒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剥玉米
他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剥着玉米,一边谈论着种植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在剥玉米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玉米粒的颜色竟然各不相同!有的呈淡黄色,有的则呈现出一种类似红宝石般透亮的色泽。这种漂亮的玉米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他们纷纷猜测这种玉米晚上是否会发光,是否可以代替小夜灯。
玉米粒会发光吗
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了,他们决定亲自试验一下。于是将玉米拿到了暗黑的环境中进行试验,然而,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这种漂亮的玉米并没有发光,也无法代替小夜灯。不过,他们并没有感到失望,反而觉得这次试验让他们更加了解了玉米的奥秘。
通过这次种植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种植玉米,还培养了耐心、责任心和探索观察能力。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学会了坚持,在探索未知时学会了思考。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劳动的快乐。这些宝贵的经历将伴随他们成长,成为他们人生中美好的回忆。
学习与发展
一日生活皆课程,老师要有一双发现问题、欣赏孩子的眼睛,尊重并支持孩子的学习,才能引导孩子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引领孩子成长。大班孩子对玉米并不陌生,而自己动手播种玉米,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的经验却非常有限。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在孩子的兴趣中寻找劳动的价值,教育的意义,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大一班的小朋友们在玉米种植活动中,学习翻土、浇水、移栽、照顾幼苗,在慢慢等待成长的过程中观察、测量、记录,他们收获了很多。通过借助问题,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实践探索、记录分享,小朋友们从大自然中学习,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本次课程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探究能力,让幼儿体验劳动的辛苦,教会幼儿珍惜劳动成果。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热爱生命、珍惜成果、动手探究、亲近自然的美好品质。我们的玉米探索之旅还未结束,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照顾玉米,期待着我们的收获。
语言领域:在“讨论幼儿园里是否能种出玉米”、“想要种植什么”等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在表达中锻炼自己,从而变得更加敢于表达、勇于表现,也变的更加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
科学领域:在“种植工具”活动中,幼儿通过感知工具的不同,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究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幼儿大胆记录进行分享。在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敢于尝试和探索未知的事物。
艺术领域:制作“玉米创意秀”活动中,启发了幼儿养成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从身边平凡事物中发掘美的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元素对画面进行构画,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的丰富。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开始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能够创造出美丽的事物。
社会领域:在“移植玉米苗”、“为玉米施肥”等活动,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描述和表达等一系列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掌握正确操作工具的能力,培养了幼儿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加强了幼儿具体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总结与反思
优点:
1.小朋友们能结合生活中爸爸妈妈给予的生活经验,与同伴积极主动的交流并回应,能根据所在的情境中使用恰当的语言;小朋友们能通过分享、交流、绘画等活动感知玉米活动过程。
2.教师能够追随幼儿兴趣进行课程实施。
3.幼儿对于本次课程兴趣度与参与度高。
不足:
1.领域下的多种活动类型有待丰富
回顾课程开展脉络,各领域中的子活动类型仍不够丰富,比如,语言领域缺少绘本、儿歌、绕口令等;健康领域中与课程有关的户外活动欠缺,这些都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与思考。
2.课程资源挖掘不够
虽然课程中教师利用了园里,但是深度和形式还有待进一步丰富,比如可以邀请有相关种植经验的家长进行助教活动,参观附近农场等等,帮助幼儿更加深入玉米的话题讨论和持续兴趣。
改进:
1.教师要充分挖掘各领域的关键经验,结合幼儿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领域活动,同时通过预设活动进行补充,提高预设课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使课程更完整。
2.认真倾听幼儿,更加充分挖掘课程深度,结合幼儿讨论充分调动各种资料,使幼儿的课程更丰富,支持幼儿在原有经验上不断提升。
-END-
编辑|石唐静
图文|大一班
初审|林婷婷
终审|欧阳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