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芒种 乐享仲夏
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
处处菱歌长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在芒种期间,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也就要到了。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芒种”也与“忙种”谐音,农作物既要收割又要播种,因此芒种是一年中农民最忙碌的时节。
绘本寻芒种
让我们跟着小一班的萌娃一起走进芒种的绘本世界,寻找这个节气的由来和意义,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什么是芒种?
老师:“你们知道什么是芒种吗?”
莉媛:“是一个节气。”
冯筝:“是农民伯伯忙着种东西。”
老师:“你们说的都对,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而且在这个时间农民伯伯确实惠非常忙碌,忙着丰收呢!”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位于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在绘本中我们还发现芒种很忙,可喜的忙 ,可盼的忙。芒种忙种,可收可种,预示着播种希望,收获喜悦。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时节,人们忙着播种粮食,更播种着生活的希望。在中华大地上,芒种不仅是农事的繁忙,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承载着对丰收、家庭安康的深切期盼。
芒种习俗有哪些?
送花神
“芒种忙,寄情思”,在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小一班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绑上丝带以送花神。
安苗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一说到打泥巴仗,孩子们兴奋的说:“我也要”“我也想玩”。
师:“打泥巴仗需要什么?”
子墨:“需要准备泥。”
霁琛接着说:“我们幼儿园没有泥。”
嘉烨:“外面有沙子。”
在讨论中,孩子们在逐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决定用沙代替泥进行打泥巴仗游戏。
师:“你们想怎么玩?”
子墨:“把沙子扔到前面的板上。”
莉媛:“把沙子扔到自己喜欢的颜色块上。”
说着,孩子们开始了“扔沙子”的游戏。在第二轮游戏中,子墨对瑞泽说:“我们一起比赛,看谁的扔得最高。”旁边听到的小朋友也加入了游戏。
芒种三候
大二班的哥哥姐姐通过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向大家展示三候气象。
【一候螳螂生】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二候鹏始鸣】
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
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诗歌中的芒种
在宋代诗人陆游笔下,芒种时节,农田四处都是插秧的身影,麦子丰收的喜悦充斥着千家万户。现在,我们很多孩子没办法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可以在诗歌中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三班的哥哥姐姐唱的古诗《时雨》。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里,农忙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虽然辛苦,但是幸福。
视频来源于大三班小朋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芒种前后,家家户户都进入了最繁忙的时刻。芒种将至,听着中二班的小朋友们随古人为大地唱响丰饶赞歌,感受充满智慧的盛夏风光与人生。
视频来源于中二班小朋友
体验享芒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朗朗上口的古诗来自于《悯农》,告诉了我们播种小麦的艰辛。
老师准备了成熟的麦穗给孩子们观察提问:“芒种时节,正是小麦准备收成的时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小麦吗?”
雨晨:“小麦就是我们吃的米饭。”
嘉航:“小麦是用来吃的。”
浩文:“小麦是橙色的。”
杰燊:“小麦可以做好吃的。”
小三班的孩子们通过绘本故事《小麦是怎么来》,知道了很多很多关于小麦的秘密,绘本故事中有对小麦的真实描绘,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小麦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以及了解小麦的成长是需要时间和精心养才能变成美味的食物,懂得了珍惜粮食。
芒种至 盛夏始
“芒种芒种,忙着播种”,芒种时节,除了丰收,还是谷、黍、稷等夏播作物适合播种的节气。为了进一步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拓宽幼儿的植物生长经验,孩子们对小麦种子进行了催芽实验。
步骤一:挑种子,去除干瘪变黑的小麦和杂质。
步骤二:将小麦淘洗干净,均匀铺在托盘中,不要铺太厚,薄薄1~2层就好,铺的过程中,顺便把一些碎粒剔除。
步骤三:在铺好的小麦上盖一层保温的纸巾,淋一遍水,放置在通风避光处。每日勤喷水,保持笼布湿润,筐下水盆里的水也要勤换。
步骤四:继续勤喷水换水,等待小麦发芽。让我们一起期待新一轮的丰收希望。
小麦除了可以做好吃的食物,在中一班的哥哥姐姐手中还能变成各种手工艺品,在惟妙惟俏的艺术品中感受丰收的喜悦,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环保和手工制作技。
芒种是小麦收成的节气,农民伯伯忙碌的收割麦子的同时为了预防鸟类、老鼠偷吃粮食会制作稻草人用来吓退它们,这一办法体现了劳动者的聪明智慧,大一班的哥哥姐姐也学着用稻草制作稻草人,看起来显得那么憨态可掬,希望也能够帮助到农民伯伯守护麦子。
澄澄:老师,为什么要做稻草人?
师:芒种时节做稻草人的习俗是为了守护田地,以防鸟雀糟踏粮食。
这一传统习俗体现了古代农人对粮食作物的保护和对丰收的祈愿。稻草人作为人偶,利用其形态和动作模仿真人,起到威慑鸟雀的作用,从而保护田地里的作物不受损害。通过这种方式,农民伯伯们希望能够减少作物损失,确保丰收。
酸梅汤
芒种过后,天气会越变越热,农民伯伯在酷暑里也要忙着收割小麦,在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些清爽解渴的酸梅汤解暑,为了让孩子亲身体验,感受并了解制作杨梅汤的过程,老师们带领着孩子们现场开始制作杨梅汤。
为了让孩子亲身体验,感受并了解制作杨梅汤的过程,老师们带领着孩子们现场开始制作杨梅汤。
闻一闻、看一看;清洗食材,搓一搓,冲一冲;享受成果,品一品,去分享。孩子们亲手制作酸梅汤,体验芒种的劳作和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看一看,闻一闻
玥莹:这有一股红枣的味道,是不是红枣啊?
钟樾:这个是硬硬的,闻起来没有味道。
语诺:这个黑黑的有烟味。
郭瑞:这个有点像“”
思彦:“是柠檬的味道,好酸。”
煜哲:“喝完真的不渴了。”
谦牧:“有一点苦,但是喝完之后有一点甜甜的。”
小朋友们也在手工坊中用粘土制作丰收的青梅树,感受着芒种时节大自然带给人们的馈赠与收获的喜悦。
游戏乐芒种
芒种丰收过后,人们会通过举办一些热闹的游戏,如打泥巴、斗草等大家互相嬉闹,互唱丰收赞歌。为了更深体验芒种的节气氛围,小朋友们热闹地进行着游戏呢。
老师:“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呢?”
子墨:“螳螂会出来。”
奕承:“可以扔泥巴游戏。”
书辰:“有插秧。”
沅沅:“我们一起来玩插秧游戏。”
我们玩了第一次插秧游戏,还可以怎么玩呢?
泽川:“我们可以比赛。”
奕承:“我们比赛谁比较快。”
奕凯:“我很快。”
子墨:“比赛的时候要遵守规则。”
沅沅:“我一定要赢。”
视频来源小二班小朋友
斗草游戏
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
梓航:“芒种的草好脆啊,我发现了,用力的草不会断,没用力的草会被拉断。”
诗敏:“如果选择的草茎很硬,就不会输。”
雨彤:“如果选择的是颜色深的草就不容易断。”
欣灵:“要慢慢拉草,突然拉就会断。”
摘青梅游戏
芒种时节也是青梅成熟时节,小朋友们在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开展了摘青梅的游戏。
视频来源于中三班小朋友
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摘青梅的乐趣,感受果实的成长和收获,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养生在芒种
1.补充水分
天气炎热,身体水分流失较多,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当人体大量出汗之后,不要马上喝过凉的水,可以喝一些温水或淡盐水。
2.饮食宜清淡
进入芒种,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需要多吃蔬果、豆类,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红小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不仅能供给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还能增强免疫力。
3.注意防暑
早睡早起,适当接受日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中午小憩有助于消除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天热人容易出汗,衣服要勤换洗,并且要常洗澡,但注意在出汗时不要立刻洗澡。
此次活动增加了孩子们对“芒种”节气、习俗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夏日来了,愿我们“芒”有所得,“芒”有所获,不畏炎暑,收获幸福的同时,别忘了种下希望。
芒种寄语:
二十四节气,说的是气候、物候,
实际上也是人们的生活之道。
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真理,
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体验生活。
夏日来了
收获幸福的同时,
别忘了种下希望,
愿我们都能撒播新的种子,
来年收获更丰硕的果实!
图文|全体教师
编辑|谢文婷 冯莹梦 钟培娟
初审|林婷婷
终审|欧阳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