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
明
节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01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称踏春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气在仲春和暮春之交。清明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作为传统的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良传统。
02
·清明节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五个节气,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时节
帝里重清明
人心自愁思
03
·清明节假期
04
·清明节安全提醒
文明祭扫
文明祭祀树新风,倡导文明节俭的祭扫方式,扫墓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示深切怀念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敬献鲜花、植一棵树、网上祭祀等方式,替代传统焚烧祭拜,寄托哀思,祭奠先祖,弘扬社会新风气,做到文明祭祀。
居家安全
1、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2、告诉孩子不给陌生人开门。
3、要让小孩远离打火机、火柴、燃气阀、煤气罐等,防止发生火灾。
4、要把剪刀、锥子等金属物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以免孩子被划伤。
5、不在阳台、窗户边上堆放杂物或摆放椅子等,以免孩子攀爬,发生坠落事故。
6、尽量不要给幼童吃果冻、花生米、坚果等食物,以免卡住喉咙。
7、妥善保管好药品,以免孩子拿到后误食。
8、告诉孩子,不要触碰插线板,并把电熨斗、微波炉等电器,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饮食安全
不要购买“进口”产品,不购买或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的食品等。不吃不卫生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确保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防疫安全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日常出行、工作与学习时仍需提高警惕,切忌掉以轻心。疫情防控请牢记:
1、非必要不离深,不出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封控管理地区。
2、疫情期间不提倡聚集和聚会,特别是避免大规模的聚集。
3、非必要不购买海外快递物品,减少境外快递带来的疫情隐患。疫情期间,尽量减少网上购买物品,杜绝接收中高风险地区寄过来的快递。
4、牢记“多通风、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面对疫情,教育孩子不信谣,不传谣。帮助孩子科普疫情相关知识,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疫情的产生和传播,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5、请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孩子出门前,请帮助孩子正确佩戴儿童专用的一次性口罩,确保口鼻处无缝隙。
疾病预防
除了预防新冠肺炎外,同时请多病同防,例如:手足口、诺如病毒等。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幼儿的个人卫生。随时留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有发热、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并及时告之班级老师,同时注意患儿营养,安心在家静养,不到处走动传播病原。
交通安全
1、安全过马路。教育孩子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关注红绿灯。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该先看看左右两边,确定没有车时方可穿马路。
2、乘车注意事项。外出坐车时,提醒孩子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乘坐后排,需系好安全带。
3、佩戴头盔。乘坐摩托车、电动车一定要佩戴安全头盔,不走机动车道。
安全无小事,平安是福,安全第一。敬请各位家长务必在百忙之中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督力度,时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一切以安全为重。相信在您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孩子们一定会在浓浓的亲情滋润下度过一个安全、文明、愉快、祥和的假期!
END
图文:陈春芳
编辑:邱琳雯
审核:钟燕丽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