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这天生日会结束后,孩子过来和老师说:“老师,妈妈说我过完生日就五岁,又长大了”。旁边的小朋友听到后也很兴奋的跑过来说:“老师我也五岁了”、“我也长大啦”。
孩子们仿佛打开了“长大了”的话匣子一样,开始与好朋友之间比对身高、讨论自己什么时候生日,老师随着孩子们的兴趣开始了慧慧园本学期的故事……
孩子们看到自己小班的照片后说“我长高了”,“我的头发变长了,“我变得更强壮了”,对自己的变化有了更多的感觉。
观察了自己的变化后,我们利用了不同的材料制作了不一样的自画像。
在探讨成长的变化时,孩子们还说到自己上了中班学会了洗碟子、拉拉链、叠被子等不同的技能。既然孩子们提出了自己学会了很多的新技能,我们在思考如何给予孩子支持让这些新技能贯穿到我们的一日生活当中呢,老师引导提出一起来当值日生吧!
—打扫卫生
—保持教室干净,不让苍蝇和蚂蚁大军来到我们的教室。
随着第一个问题的诞生,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值日生的任务是什么呢?孩子们根据平时的观察中总结了12个值日生可以做的小任务。
教师思考:教师提出做值日生工作后,没有直接安排具体任务,而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们一起探讨,并查阅相关资料。在探讨过程中,幼儿们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值日生的职责和意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设想1:两个两个一组 ,一组选择一个任务
设想2:分头行动每个人分配一个任务
设想3:每人分配两个任务
确定好人数和任务分配后,班上闲置许久的挂牌也派上用场了,开始给值日生们设计一个漂亮的挂牌。
准备好之后我们就开始做值日了,孩子们根据自己带的挂牌上的之日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值日活动,从分餐,扫地到饭后检查小朋友水壶有没有装水,小值日生们都是有模有样的。但随之而来在值日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方法1:再清洁一次√
方法2:一直一直擦,擦不干净就让其他人来帮忙。
方法3:扬哥:有的小朋友不会擦桌子,我们可以再学习一下。√
我们找到了黄老师再教教我们怎么做清洁,还找到了陈姨学习擦桌子、拖地等,小朋友学习完后反馈,桌子要把抹布叠称正方形,还要拿个小盘子接住垃圾才能把桌子擦干净,说完之后每个小朋友都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学到的方法。为了能把这些小知识记住,老师提议做一本小书记录下来吧。
由于孩子们之前在改造阅读区的时候都有自制小书的经验,很快孩子们都能说出自制小书的工具,接着我们继续讨论封面是什么样的,名字叫什么,小朋友们根据之前经验讨论出了以上几个做小书的步骤。
在自制图书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分享和交流。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自豪感,纷纷向其他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成果。
值日生的活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们和老师们反馈,总是找不到当天的值日生,这时我们又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在谈话中,刘铭宇说:“可以选一个队长提醒他们”,说完后小朋友纷纷说道:“我要当队长”“我要当”“我也要当”随后这个“队长”这个问题又出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小朋友可以当队长呢?
—吃饭不能吃太久的
—擦桌子、扫地要很干净的
—要记住自己星期几值日
—提醒其他人的
孩子们商量出一些当值日生的条件后,投票推荐出了五位小朋友当“小队长”。
为了知道谁是小队长,我们还给小队长设定了个蓝色的值日生牌,这样我们就知道谁是值日生了。
孩子们也开始在家里当起了值日生,陈鹤琴先生指出:“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担负重要的责任。”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发现与利用家长特有的教育优势,同时赢得家长的理解,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使家园教育相辅相成,从而使幼儿良好的习惯逐步内化为稳定的良好品质。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积累经验、得到发展”我们通过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成长”延伸到“如何做值日生”。
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深切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他们初次萌发了服务集体的意识,感受到了作为集体一员的荣耀与责任。在解决问题的征途中,他们灵活运用了团队讨论的智慧火花、投票表决的民主决策等多种方式,展现了超乎想象的团队协作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这一过程,无疑为他们的全面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小小值日生”活动将持续进行,引领幼儿面对继续新挑战,发现问题并解决,培养幼儿的自信、劳动习惯、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成长与学习机会。
图文排版:郑晓彤
课程实施:马颖欣、郑晓彤、黄碧莲
慧慧园全体幼儿
初审:潘慧伦
复审:赖剑婷
终审:林文葵、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