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锵锵~大家好!我是小黑 ,为什么我长的不黑大家却叫我小黑呢?来听听我和聪聪园的师幼们一起发生故事就能知道啦~
在一个微风和煦,暖阳初升的清晨,聪聪园响起了一片惊呼声,原来是赖老师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一筐芦丁鸡蛋。这份礼物引起了小朋友们的一番讨论:
老师,老师,这个蛋可以吃吗?
老师,这个蛋比我吃过的鸡蛋小很多。
这个就是我们之前养过的芦丁鸡的蛋吗?
小鸡就是从鸡蛋里钻出来的。
这个蛋可以变成鸡吗?
耀耀宝贝提出的孵小鸡的提议,一瞬间点燃了小朋友的激情,让所有小朋友们都兴奋了起来,于是,聪聪园的“芦丁鸡历险记之旅”悄悄拉开了帷幕……
教师思考: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新的事物永远充满好奇。而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需要为幼儿探索学习打下基础;可以从幼儿的讨论中看出来,这个不同寻常的蛋链接着他们的生活经验,却又和生活经验中有所不同,这样的奇异正是打开幼儿探索之门的良好媒介。
有蛋没有鸡,那谁来孵小鸡呢?没有鸡妈妈孵鸡蛋,小鸡要怎么从蛋壳里出来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小朋友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哦~原来要在保温箱里才能孵出小鸡,为了实现小宝贝们实现孵出小鸡的愿望,教师进行了材料支持,采购了一台孵蛋器。随之而来又有宝贝产生了新的疑惑。
明明:这么多的蛋,要有超级多的小鸡!
书昀:是所有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小宝贝们七嘴八舌的发表意见,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到底可不可以呢?我们决定一起来验证一下。
怎样孵小鸡?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孵化经验,老师通过绘本、师幼审议、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为幼儿搭建信息支架,为孵化的进程添上助力。
支架1——
信息大搜罗
老师
给我们讲故事《先有……》
支架2——
经验搭建,了解受精蛋。
受精蛋
照蛋
通过了解,孩子们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只有受精的蛋才能有小鸡出生,那可得先把受精蛋挑出来~
教师思考:随着宝贝们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索,随之而来产生新的疑问,《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环境资源、物质资源、家长资源等)来满足和创造幼儿探索的条件和机会。
选出蛋宝宝了,但是新的问题来了——教室里有紫外线灯,而紫外线灯会伤害蛋宝宝,怎么让蛋宝宝不收到伤害,顺利地降生又让小宝贝们犯了难。
小哈:不要打开灯。
圣圣:带到外面去,外面没有光。
书昀:给小鸡建一个房子,太阳很晒的
时候我就是在房子里不去晒就好。
那就一起给蛋宝宝建个房子吧
房子建好了,每日照顾少不了,要调好蛋宝宝喜欢的温度度、要给蛋宝宝喷水、要记录蛋宝宝宝的每日变化……
怎样记录时间?
小鸡孵化需要约21天,怎样才能知道过了几天呢?小班的幼儿对的数学认知还不那么高,使用直观的数与量的对应方式能够辅助幼儿更好地建立数的概念。
于是小宝贝们想到了好办法——每过一日放进一个毛球,数一数,这样我们就能算出孵化小鸡所花费的时间啦!
!
哇~期待
我们每天都记得放毛球
每天记录一下蛋宝宝的变化。
果恒说:我喜欢听妈妈给我讲故事,我也要给小鸡讲我喜欢的故事,小鸡小鸡,快出来吧,我们都等着你~
在宝贝们爱的浸润下,小鸡们出生啦~宝贝们兴奋极了,七嘴八舌纷纷过来跟小鸡们打招呼:嗨,我的新家人!在放学的时候兴奋的给家长介绍小鸡并邀请家长们观看,小鸡一下变身成大明星,场面相当火爆!!
哇~小鸡出生啦!!!
教师思考:在等待小鸡们出生的过程中,宝贝们给小鸡画画,讲故事,数小鸡们出生的日期等行为,既提高了幼儿原有的认知水平,又充分提高了幼儿在社会、语言、艺术等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兴奋的情绪还没过去,不久就发生了让人悲伤的事情。
没过几天,陆陆续续孵出的小鸡又接二连三的死掉了。
小鸡为什么死掉了?
有水,有粮,为什么小鸡还会死掉呢?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们开展了挽救小鸡大行动的讨论。
小鸡是不是没有妈妈陪它,所以害怕死的。
肯定是我们食物放太多了,把小鸡撑死的。
小鸡是不是晚上睡觉没有被子冷死的。
是不是有坏人来了。
宝贝们用隔尿垫、纸巾给小鸡铺上软软暖暖的床。可是第二天小鸡依然精神不济,倒下了!孩子们根据经验提出,再求助一下赖老师吧!于是大家一起去拜访了赖老师,获取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终原因大揭秘,原来刚出生的小鸡需要在恒温的保温箱里生活,可是我们的鸡笼里没办法保持恒温怎么办?
明明:赖老师说可要给小鸡装一个灯。
安安:每天给它开着灯就会很烫的。
书昀:可以请我的妈妈买一个。
弟弟:那小鸡会不会热呀?
孩子们七嘴八舌有了自己的主意,于是大家一致决定:买个恒温灯吧!
有了恒温灯以后,小鸡们终于都活蹦乱跳了。
教师思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者集体的形式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提出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
宝贝们发现小鸡死掉了,提出自己的疑问,再探索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解决了问题。
经历了小鸡死亡事件,宝贝们开始更加关注小鸡承担起作为家人的责任。做家长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鸡取名字。
家长是老师教育中最忠诚的伙伴,老师发起小鸡姓名征集问卷,家长们十分热情,纷纷献上小鸡的名字,征集了许多名字,于是,为小鸡取名字这一件大事情开始啦~
小鸡有了名字后,宝贝们每天都想要去看望小鸡,跟它打招呼,带它散步,陪它玩游戏,给它画画像,想跟它一起做很多很多事。在温馨的日常中,孩子们照顾着小鸡也关心着小鸡,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责任,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担当。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温馨的时光中也总有一些鸡飞狗跳,热热闹闹的场面让东桥幼儿园的小日子更有趣味。
教师思考:《指南》中提到,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的基础,而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幼儿在照顾小鸡和陪伴小鸡的过程中,通过模仿父母照顾幼儿来共情照顾小鸡,也能友好的与同伴相互交往,表达,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暖、关爱的氛围。
随着小鸡慢慢长大,翅膀越来越(长)有力,它也太爱飞了,为了防止小鸡越狱,小朋友引发了新的问题,小鸡羽毛要不要剪掉?要不要剪呢?来来来,快请进儿童议事厅,我们好好进行一场儿童哲学的谈话。
最终,宝贝们以不剪17票,剪3票的绝对优势,让小鸡们保留住了自己靓丽的羽毛。
教师思考:在一日一日的相处中,孩子们和小鸡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这一次哲思谈话中,幼儿展现出来的思考令人惊喜,能够谈及“改变”、“伤害”、“保护”等词汇。儿童是小小的哲学家,在这一个谈话中能够看到幼儿的爱与移情,对小鸡的爱护之情。
天有不测风云,生活总是充满意外,放学后,一位老师发现鸡笼里似乎有颗蛋,为了验证打开了鸡笼,没成想这次鸡笼的打开,却让小鸡们集体“越狱”了,外面的生活总是那么的让人向往,小鸡们这次义无反顾的离开了。
第二日,孩子们来园,发现小鸡们失踪,纷纷惊慌,奔走相告。老师告诉孩子们,小鸡没有离开,小鸡长大了,它留下了希望的种子后,就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去外探索旅行,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而我们照顾小鸡的旅程也没结束,因为新的生命即将诞生。
教师思考:“生命”“成长”这些词对于孩子们来说还太深奥,参与孵化芦丁鸡和养育芦丁鸡的过程中,孩子们却切身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在获得了生活经验的同时,也学会了照顾、尊重每一个生命。
通过这次的孵化之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一日生活皆课程,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生活当中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需要,而教师需要有发掘课程的能力,抓住教育契机的机会,依托《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理论知识,支持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和发展。通过课程可发现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索过程,培养探索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鼓励幼儿在生活与游戏当中提出问题及观点,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涉及到各大领域,使幼儿各方面能力能得到均衡的发展,而小生命的诞生也让孩子们学会责任与爱!
聪聪园里发生的故事今天就讲到这里啦~精彩还在继续,我们不见不散!
排版编辑:胡瑶瑶
课程实施:聪聪园全体幼儿、
潘慧伦、胡瑶瑶、严敏
初审:潘慧伦、吴嘉禧
复审:安倩、赖剑婷
终审:林文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