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进入四月,伴随着潮湿、闷热的季节性天气到来的,还有一些季节性高发疾病,比如——手足口病。本期卫生防护小学堂,由珠海市学校卫生保健所的黄金萍医生给大家分享《预防手足口病的正确示范》。下面,先让我们看一封小朋友的日记??
没错,
以上这位孩子的症状
正是春秋两季高发的手足口病!
而这位小朋友平日的
卫生和生活习惯
也是一些比较容易感染
手足口病的不良习惯。
那么,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什么才是预防手足口病的
正确示范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掌、足底、口腔黏膜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斑丘疹。大部分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轻,只有少数的患儿出现并发症;重症者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可导致死亡。该病多发于6岁以下儿童,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二、孩子们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等物品引起感染。
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食物传播。
三、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 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症状较轻的,家长可以在家自行护理,给患儿准备一些清淡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可起到退烧和清洁口腔的作用。皮疹一般不用特殊处理,要避免患儿抓挠皮疹造成继发感染。要时刻关注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快、面色苍白、嗜睡、抽搐等症状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 居家隔离。家中患儿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如果家里有多个孩子,应把家中患儿的生活用品与其他孩子分开。被患儿的粪便、疱疹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或表面,需及时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
? 关于托幼机构、小学等幼儿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要加强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疫情报告、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有发热、出皮疹的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隔离的措施。
? 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加强教室、寝室空气流通。对教室、活动室、食堂、卫生间要定期消毒,尤其是手部经常触摸的部位,如楼梯扶手、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患儿未彻底治好前,不要急着到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给其他儿童,需在发病后14天才能返校。家长和学校都应该严格遵守。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建议使用肥皂或含氯的洗手液洗手,洗手过程持续至少20秒。注意,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
毛巾、衣服、被褥等应经常更换和晾晒。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杯具及毛巾。
家庭居室要保持每天通风两到三次,每次至少半小时。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降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重症率和死亡率,EV71疫苗虽不能预防其他种类的肠道病毒,但EV71病毒是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元凶,因此推荐6个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完成接种。
来源: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市学校卫生保健所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