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
校园有哪些常见传染病?又该如何预防?
一、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都可发生,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高发,传染性强、少量病毒即可导致感染。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都可能会感染。
预防措施
1.注意手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应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进行手消毒。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应清洗干净,不吃生冷的食物以及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喝生水。
3.远离呕吐物、粪便。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出现于每年的4~7月和9~10月,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手、足及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
预防措施
1.勤洗手:注意孩子手部卫生,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勤消毒:定期对学生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不与小伙伴共用餐具,水杯等物品。
3.勤通风:教室、居室要定期开窗通风,同时注意环境卫生。
4.打疫苗: 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患者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型别,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
新冠和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传播和暴发疫情。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学习“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3.勤通风:上课期间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4.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班级有病例时,建议减少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并正确佩戴口罩。
5.及时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痛之一)后,应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接触家庭成员及外出时,佩戴口罩。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感染初期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等症状,持续1~2天后,进入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之后延及面部及四肢。病程中在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疹、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2.勤洗手勤开窗通风:注意手部卫生,养成手卫生的意识,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教室常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