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故
事
漫步小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我们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课程起源
随着生活化探究性主题的不断开展,幼儿了解了不同种类的石头以及用途,在子主题“乐:石之趣”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于石头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我们将准备进行一次建造石头路的课程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石头小路的多样性,探索石头小路的造型和用途,一场关于漫步小路的课程故事由此发生。
part
【壹】
寻“小路”之旅
辰辰:石头小路长什么样子?
晴天:石头小路的造型都一样吗?
妞妞:石头小路有多长呢?
带着问题,孩子们通过亲子结伴出发去寻找身边的石头小路,走一走、找一找、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石头小路。
基于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辅,帮助孩子们开展课程故事。
part
【贰】
探“小路”之密
孩子们对于石头小路的兴趣越来越浓郁,从而衍生出更多关于石头小路的想法。
涵涵:我们要怎样铺石头小路呢?
芒果:石头如何固定呢?
萁萁:什么样的石头都可以吗?
洋洋:把石头铺在土地上就能成石头小路吗?
通过教师的讲解,孩子们知道了在开始铺石头小路前要清理道路,把杂草或杂物清除,把土弄松动,添加石头,最后压实。
part
【三】
寻“小路”之地
1
考察选址
孩子们在研究好石头小路方法后,决定建造一条属于自己的石头路。然而,建在哪里成了首要问题,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终,孩子们决定进行实地考察选址。他们仔细观察着不同的地方,考量着地形、环境等因素。
2
投票表决
孩子们把想要建造的地方记录下来,讲述自己对各个选址的看法,随后,投票表决。
最终选址
part
【四】
铺“小路”之石
孩子们了解了铺石头小路的方法,选好地址后,开始了第一次铺路计划。
在铺路计划实施第一次后问题也随之而来。
婷婷:石头小路的造型不清晰啊。
荻荻:石头小路的地基怎么挖呢。
睿睿:铺好的石头小路与旁边的道路不平。
知道问题后,在班级中开展儿童议事会进行交流、商讨,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把石头小路的造型再铺好一点。
可以让老师帮助我们挖地基。
土松动后,继续放回原位,这样与旁边的小路就能齐平。
经过商讨,知道解决的方法后,开始了第二次铺路计划。
最终石头小路成品展示。
part
【五】
定“小路”之名
为了更好的展示石头小路,孩子们决定为这条石头小路制定专属路牌。经过讨论、投票表决,最终定为“漫步小路”。
通过成功建造石头路的体验,孩子们对石头路有了新的认知和体验。在活动中,孩子们经历了寻路、探路、造路等环节,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孩子们积极思考,共同商讨,一起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从无到有的石头路
给了孩子们无限探索的机会
一石一土都是孩子们成长的印记
一笔一画都是他们想象的光芒
就这样小小的路
成为了孩子们的秘密花园
图文丨要伟静
编辑丨宫 杰
审核丨任奕霖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河北大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