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
一片叶子
有话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同样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思维
我们的故事从一片叶子开始
……
课程起源
01.
在《秋天的故事》主题中,孩子们观察树叶的时候,
叶子上的“线”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树叶上的这些线是什么?
每片树叶上都有线吗?
线都一样吗?
线有什么用呢…
孩子们的问题一串串的冒出来,
我们决定一起展开一段叶脉的探秘之旅。
识叶脉
——破译“蜘蛛网”
02.
带着心中对叶脉的各种疑问,
孩子们到自然中去找寻形态各异的树叶进行观察和比较。
回到班级后,孩子们还把自己最喜欢的叶子的叶脉临摹了下来,在分享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树叶,叶脉也是不一样的。
你看,我的叶脉像手掌一样,从一头伸出几条粗粗的线,每条粗粗的线上又有很多细细的线,像小网一样呢。
看我的!我找到的叶脉在一条粗粗的线的两边长着很多像排队一样的细线唉~
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发现,叶脉分为网状脉、平行脉和叉状脉,也就是我们寻找到的有很多细线组成的小网一样的叶脉属于网状脉,像排队一样的属于平行脉,有很多小叉子形状属于叉状脉。
探叶脉——敬畏自然
知道了叶脉的种类后,孩子们对叶脉的作用更感兴趣了。为什么不同的树叶,叶脉不一样呢?叶脉究竟有什么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查找了资料。
孩子们感慨着,原来看似毫不相干的树叶和人类有这样的相似之处,生命是如此的神奇而又伟大!
叶脉小实验
叶脉是怎么输送营养的呢?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叶脉输送营养的过程,我们进行了一个小实验。我们将树叶插进有颜色的水中,观察叶脉是否会将这些有颜色的水吸进去。
一天过去了,树叶没有变化,但是叶柄的地方有些变色了,孩子们纷纷猜测接下来就是叶脉要吸水了。
第二天一早,星宝的惊呼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大家发现,红色水里的玉兰叶的主叶脉明显变成了红色。还有一些叶子的叶脉也变了颜色。也就是说,叶子的营养都是从叶柄输送给主叶脉,然后再由主叶脉输送给其他的叶脉的。
因为树叶的叶脉吸水实验不太明显,不利于幼儿观察,因此我们又选择了叶脉更粗的白菜叶加入了实验队伍,果然只过了一天一夜,白菜就明显的变色啦。
取叶脉
——提取“叶子密码”
03.
画叶脉
对叶脉了解的越多,
孩子们的兴趣也就越发浓厚.那么,
叶脉藏在树叶里,
我们该怎么把这些“线”画下来呢?
我是照着树叶一条一条画下来。
也可以蜡笔涂树叶。
我是把树叶涂上颜色再印出来。
我们还可以用橡皮泥来做叶脉,那我们就试试看吧!
俊霖:如果能直接看到叶脉,再画出来就好了。
黄老师:这个主意不错啊,那需要把叶脉和叶肉分离开来。
子阳:怎么分离呢?
叶脉提取记
04.
取脉记之第一次取脉
问
怎样才能把叶脉提取出来呢?小朋友开动了脑筋,想出了一系列的办法。
宇诺:用剪刀把叶脉的花纹剪出来。
雨昕:用双面胶、透明胶把叶脉粘出来。
大志:把叶子放在水里揉一揉、把叶肉搓掉。
于是,我们根据小朋友的想法进行分组尝试。
宇诺:“老师,你看,我们把叶脉剪出来了。”我看了过去,发现他们沿着叶子的轮廓将细脉都剪掉了,留下了主脉和侧脉。
雨昕:“老师,我把树叶粘出了好多洞洞。”
大玮拿着叶子的主脉说:“老师,我也失败了。”
奕航:“老师,叶子太软了,放水里揉一揉就烂掉了。”
五月:“我的叶子比较硬,但是揉的时候叶子破了。”
第一次取脉失败后,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更浓了。到底怎么样才能取出叶脉呢?孩子们回家向爸爸妈妈进行了求助。
取脉记之第二次取脉
第二天,孩子们一到班级就迫不及待地和我们分享了他们找到的方法。
泇麟:“我们可以把树叶煮一煮,煮熟了就可以。”
遵宪:“我妈妈说还要放洗衣粉进去一起煮。”
若楠:“叶子煮好后,还要用牙刷轻轻地刷叶肉,不然叶子会刷破的”。
婉婉:“我妈妈说放小苏打可以煮的更快一点。”
老师:“为什么要放洗衣粉和小苏打进去煮?”
俊驰:“应该是为了让叶肉烂掉吧,这样叶脉就更容易刷出来了。”
在孩子的分享中,我们围绕“使用什么工具取叶脉?怎么取叶脉?”这两个问题,制定了一张计划表,并且开始尝试第2次取脉。我们找来了锅,倒入小苏打开始煮树叶了。
芮孜:“好像在煮火锅啊。”
睿可:“这是要煮多久啊?”
博森:“所有的叶子放一起煮,乱七八糟的。”
过了一会,老师捞起煮熟的叶子,孩子们发现有些叶子已经煮烂了,而有些是变黑了却没烂掉。我们将没煮烂的叶子捞了起来,孩子们拿好牙刷开始取脉了。
“锅里的叶子为什么有些直接烂掉,有些却不烂?”“用牙刷怎么会出现刷破或刷不动的现象?”“煮的时间长短是否会有影响?”根据这三个问题,我们再次进行讨论和调整取脉计划,并开始了第三次尝试。
取脉记之第三次取脉
针对出现的三个问题,又一次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雨晴:我们找的树叶太嫩了,所以才会煮烂吧。
行言:那我们下次要找老一点的叶子,这样也不会刷破了吧。
珩珩:是不是我们找的叶子不对,这些烂掉的叶子肯定是刷不出叶脉的。
子馨:我们煮的时间短一点看看行不行。
讨论过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新的计划:
找出适合取脉的叶子,分开提取。
01
观察煮叶子的时间,每隔10分钟进行提取。
02
通过查找资料,孩子们知道了适合取脉的叶子:如桂花叶子、玉兰叶子等网状脉,而平行脉和叉状脉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找的是比较坚韧的网状脉进行提取叶脉。
之后我们就进行了第三次取脉,我们分成了两组,南瓜叶和玉兰叶成为了孩子们的实验对象。每过10分钟进行一次提取,发现这两种叶子都刷不出来。
40分钟过后,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
沫羽:老师老师,你快看,我的桂花叶好像可以了。
锡贤:看,我刷掉了叶肉,变透明了。
张芙歌:我不小心刷破了。
懿琳:牙刷刷的时候要轻轻地刷,太用力叶子就会刷坏。
一小时后,玉兰叶也可以刷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刷出了叶脉,终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存叶脉
——封印“叶子密码”
05.
叶脉刷出来后不久,孩子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叶脉都卷起来了?”
二宝:“它们在枯萎。”
灵韵:“叶脉上没有水分了,快干死了吧”孩子们为此都感到了惋惜。
鸣予:“我们给它们洒点水吧。”
嘉钰:“老师,我们把它们封住,封住后就不会枯萎了吧。”
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开始了拯救叶脉的行动。孩子们的探究地点又回到了美工区,我们找来了塑封机和塑封纸,孩子们将叶脉轻轻地放在塑封纸里,开始“封印”叶脉了。
叶脉手工
——分享“叶子密码”
06.
孩子们将一片片“封印”好的叶脉穿流苏穗子,将它们变成一张张漂亮的叶脉书签。并将自己的探究与实验的成果进行了分享与介绍。
叶脉书签
叶脉灯
我来给自己做一个小夜灯,这款小夜灯跟你们见过的小夜灯都不太一样吧,因为我们是用叶脉来做的!
这个叶脉可是真实叶片的脉络哦,将叶脉组合起来做成了一朵小花,光看图片就觉得仙气飘飘吧。
把灯开后更是很梦幻呢,不仅漂亮还很环保,它不仅仅是一个装饰,还是一个可以陪你度过漫漫长夜的朋友~
怕黑的小朋友值得拥有哦~
嘘!一片叶子有话说
落叶是秋末冬初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值得我们去挖掘,有机的整合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让幼儿多维度的去感受、体会、欣赏、表现落叶的美。
大自然充满着生命之美,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素材来创造美,一片片树叶在孩子们的手下变幻出不一样的姿态,叶脉并没有随着树叶的枯萎而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保留了下来,这何尝不是生命的又一种延续。
图文丨要 雯
班级丨中一班
编辑丨宫 杰
审核丨任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