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
安全度夏
时至中伏
骄阳似火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
中暑现象常有报导
对于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幼儿
更是中暑的易感人群
为了更好地呵护幼儿的身体健康
这些夏季防暑常识get起来吧!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或)湿度较高的天气状况下,特别是不透风的环境中,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的分型
先兆
中暑
表现为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等症状,但因为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不易引起大家的重视。
轻症
中暑
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
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不同种类的中暑表现不同,严重可致昏迷、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可能与体内严重的钠流失(大量出汗和摄入低张液体,如白水)和过度通气有关。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高达60%。热射病的表现大多有高热(直肠温度≥41摄氏度)、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
对于幼儿来说,当出现嗜睡、精神萎靡、面部发红、四肢无力等情况时,一定要警惕是否中暑。
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急救的重要一步也是第一步:脱离中暑环境。一旦发现自己或有人中暑,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
一搬
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厘米。
二量
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直肠温度)。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三擦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要遵循快速、有效、持续降温的原则。
四补
快速补液。如果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以喂其喝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有条件的,可以现场快速静脉输液。
五送
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就诊。
怎样预防中暑?
一
科学安排 注意防晒
避免在高温时段(11-14时)出门,户外活动尽量选择相对凉爽的早晨或傍晚,控制运动强度,适时休息。穿着宽松透气、柔软吸汗的棉麻类衣服,免受阳光直射。
二
适当降温 注意通风
在室内使用空调时,要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并定时开窗通风,室内外温差控制在8℃以内比较适宜。不要让幼儿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里,避免空调直吹,幼儿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当脱离空调环境后就很容易中暑。
三
补充水分 少喝饮料
及时补充水分,温度适宜的凉白开和鲜榨果汁为宜,不要饮用含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大量出汗时,会流失盐和矿物质,可以通过饮用淡盐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四
健康饮食 增强营养
注意营养均衡,忌食高油高脂,清淡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奶、豆类)和膳食纤维(新鲜的水果、蔬菜)。早晚可食用一些防暑粥,例如绿豆粥、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赤豆粥、冬瓜粥、荷叶粥等。
五
保证睡眠 注意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养成早睡早起,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夏季睡眠要注意幼儿腹部的保暖,防止腹部着凉而发生腹泻。
时值酷夏,烈日炎炎
希望我们的防暑小知识
能够给您带来一丝清凉
帮助每位幼儿健康度夏
图文丨后勤部
编辑丨宫 杰
审核丨任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