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皆课程,大自然就是孩子们的活教材。在“秋天里”主题活动开展中,幼儿园里的桂花盛开了,孩子们在户外场地玩耍时,纷纷被一股神秘的香味所吸引。“这是什么味道呀?好香啊!”孩子们充满好奇地议论着。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认知需求,我们及时把握季节教育契机,借助自然资源,一场以“桂花”为主题的美丽邂逅开启啦!
探寻桂花
在这次偶发事件中,我们捕捉到了孩子的好奇和兴趣,回到班级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关于桂花的话题,开启了一段与桂花之间的甜蜜之旅。
于是,孩子们带着好奇心、踏上了寻香之旅。寻着香味,孩子们很快找到了桂花树,原来这个香味是从桂花树上来的呀。
摸一摸感觉
看一看树牌
问一问老师
闻一闻味道
机敏的曹柯很快就看到了树的标识牌,通过观察和询问孩子们知道这棵树是就是桂花树。
于是,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我知道桂花是黄色的”
“我家边上也有桂花,桂花是长在树上面的。”
“桂花是香香的”
“我的小区里也有很多桂花树。”
教师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认识桂花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幼儿园桂花树的存在,对桂花持久的香味很好奇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等方法,从而对桂花产生了更深入的探究。
认识桂花
桂花品种
在回教室的路上,雯雯指着花果园里那颗桂花树,说:“这颗桂花树怎么跟其他桂花树的颜色不一样啊。”其他小朋友也满脸疑惑。于是,孩子们回到教室,一起查阅了桂花的资料。
原来金桂的花瓣是金色的
银桂的花瓣也是有点黄色的。
丹桂的花瓣是橘红色的。
银桂的花瓣也是有点黄色的。
原来是桂花树的品种不一样,所以桂花的颜色不一样。
桂花花瓣
奕煊又紧接着问道:“那桂花的花瓣一共有几片呢?”大家又去仔细观察了摘下来的桂花,孩子们兴奋的告诉我:“老师,我看到了,有4片。”阳阳又补充道:“桂花的花瓣小小的,还长长的。
教师的思考
探究桂花的特征,链接了《指南》中的科学领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并描述桂花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从感官到实践,从猜测到验证,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趣采桂花
意渐浓,满园桂花香。在深入了解桂花后,孩子们便产生了想要留住桂花的想法,于是,我们便讨论可以使用哪些工具收集桂花。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办法。
槿言
“桂花这么漂亮都掉到地上好可惜啊,怎么办呢?”
“我们去采一点桂花放到教室里吧,这样我们教室里就香香的。”
阅阅
周老师
“可以啊,那采桂花需要用什么工具呢?”
“我们可以到教室里去找一找”
百川
寻找工具
找到啦
第一次采摘
孩子们兴奋的来到了花果园,开始了第一次的采摘,在接桂花的过程中小朋友发现了问题,开始了讨论…
问题一:桂花这么高,怎么采?
跃成:桂花在树上面,我们怎么够的着呢?
一诺:我们可以爬到树上面。
琛琛:树太高了吧,我们爬不上去。
翊赫:我见过路上的人摇一摇树,桂花就落下来了。
梓晴:那我们就可以在下面接着了。
老师:你们可以试试看
得到了老师的积极回应后,孩子们开始了尝试…
孩子们经过多次的尝试,有的小朋友们在摇树,有的小朋友则在树下面接桂花。接到的桂花我们带回教室,经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发现接到的桂花数量太少了。
问题二:为什么接到的桂花这么少?
琛琛:桂花怎么这么少?
一诺:是不是桂花不掉下来。
琛琛:是因为树太高了。
依灵:是我们的瓶子太小了吧。
幼儿经过思考,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幼儿自主发现了问题。
经过讨论和统计小朋友们发现认为瓶子太小(瓶口小)了的人最多,因此也找到了为什么桂花接的这么少的原因,于是开启了第二次的接桂花活动。
第二次采摘
曹柯:是因为我们的工具太小了!接不到更多的桂花。
一诺:那我们在去找找看有没有更大的工具了。
琛琛:我找到了!你们看这个大不大,它可以接好多桂花了。
雯雯:我也找到了。我找到了一个很大的袋子。
曹柯:你们看宜家袋也可以接桂花!
找到新工具之后,又来到了花果园,展开了第二次的接桂花行动。在这一次的采摘行动中,孩子们采用了分组形式,学会了合作采摘。
一起来看看我们采摘收集到的桂花吧!
教师的思考
《指南》指出“要激发探究兴趣,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幼儿的想法,我们在收集桂花的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引导他们充分思考与探究。在采摘桂花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在尝试着与同伴共同协作,发挥自己的力量,无形中锻炼了孩子们解决问题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趣探桂花变黑之秘
将收集到的桂花带回到教室后,小朋友们惊奇的发现桂花有不同的颜色。
为什么这个桂花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啊?
依灵:“黑黑的桂花不好看,我们把黄色的桂花挑出来吧。”
因此孩子们展开了“挑桂花”行动,他们自行分组,认真的挑起了桂花。
挑好的桂花孩子们进行了对比,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会有黑色的桂花?
原来:
1.桂花水分流失就会氧化变干。
2.桂花阴干时要拔掉花梗并及时吸掉水分。
那怎么样可以让桂花不变黑呢?经过激烈的讨论,孩子们最终决定选取每天给桂花浇水、把桂花放到阴凉潮湿的厕所、放到冰箱这三种方法来保存桂花,不让桂花变黑,于是孩子们展开了行动。
对比之下孩子们这才意识到,保存桂花并没有那么简单,每天给桂花浇水可以防止桂花变黑,但仍然不是最好的办法,需要更科学的知识去探索。
教师的思考
从孩子们的表现看,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值得肯定,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从发现桂花变黑时的惊讶与疑惑,到热烈讨论保存方法,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他们积极发言,提出的想法多种多样,无论是浇水、放厕所还是放冰箱,这些想法虽稚嫩,但充满童真和创新。
但活动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孩子们的想法多基于直观感受,缺乏对保存原理的理解。
留.桂花香
刚掉落下来的桂花气味清新扑鼻,但是时间久了,气味就消散了,桂花也从鲜花变成了干花。孩子们的眼神里不免透露出些许失落,纷纷表示还想多闻一闻桂花的香味。怎么样可以留住桂花香呢?收集来的桂花可以做什么?
把桂花做成香包可以放很久,而且闻了还能消除疲劳。”
梓航
雯雯
“妈妈说桂花也可以做成桂花标本,这样就可以一直把桂花留下来了。”
“还可以做成桂花糕,我还吃过桂花冰淇淋”
洛伊
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将“留香”进行到底,决定制作桂花糕、桂花香牌、桂花香水。但不巧的时活动进行到此环节时,刚好一场大雨无情的降临,我们发现幼儿园里桂花都凋谢了,没有了新鲜桂花,因此做不了做不了桂花糕了,最终商议决定把桂花做成桂花香牌。
桂花香牌
黏土桂花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指出“艺术是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孩子们通过制作桂花香牌留住桂花的美丽和香味,在做一做的过程中,和桂花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互动;通过完成作品,我们也将桂花装在教室里,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让大家更多的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初步了解和体会了桂花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反思与收获
“桂花”是大自然赠与我们的礼物,一颗树,一次“闻花香”,引发了我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和实践,生发了一个个生动的活动,一步步解开了桂花身上的“秘密”,留下了珍“桂”的记忆。
本次活动,缘起小朋友的一句“哪里来的香味”,到幼儿寻找香味的源头到尝试采摘桂花,制作桂花香牌、桂花作品等一系列的活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挖掘各种教育契机,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不断创造条件,让他们可以在丰富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中,成为自我学习和探索的小主人。我们将跟着孩子一起走下去,相信桂花最美的样子已经深深镌刻在孩子心里。期待来年我们和桂花再次相约。
温馨提示
童生 童长 童美 童好
感谢关注“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随时可看我们新动态哦
版权声明
本账号所发布照片、视频均属于幼儿园原创
版权归属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转载需授权,侵权必究,谢谢
编辑:周朦琪 李鑫靓
一审:吴仪慧
二审:韩佳乐
三审:王春华
-公众号-
-视频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