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升入大班后,幼儿的游戏经验越来越丰富,合作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孩子们开始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喜欢探索性的游戏。
在我们幼儿园的网红山坡就设置了一处滑索区,当孩子们“嗖”地一声往下滑时,脸上总是洋溢着无比的兴奋与喜悦。可当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胆大、能力强的孩子反复玩,胆小、能力弱的孩子不敢尝试,当起了“小逃兵”。于是一段“索”向披靡的儿童游戏悄然开启……
游戏内容与过程实录
“幼”见滑索,玩法初探
大班上学期再次来到网红山坡游戏,老师开始逐渐放手让孩子们自行挑战滑索,有些孩子站上了高台、手握扶手后顺利滑下,但依旧有部分孩子滑行前打起了退堂鼓不敢尝试。我也当即抓拍了一些精彩的游戏时刻,回到教室,孩子们满怀欣喜地观看着照片和视频,并用前书写的方式,自告奋勇地表达出自己玩滑索时的那份感受:
也有一些孩子们提到了在游戏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西西说:“为什么我滑下去的时候身体会旋转起来呢?”
高莘说:“我很想试一试,但是我有点恐高就不敢了。”
一琳说:“我滑下去的时候,有小朋友突然冲过来,我差点就要撞到他们了。”
楚安说:“我滑到终点之后,在圆盘上下不来了。”
睿岩说:“我踩不住圆盘,所以我坐在圆盘上滑行。”
通过梳理和整合,我们总结出了三个主要问题,孩子们决定一起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1
问题一:不敢滑
来到滑索区,不少小朋友蜂拥而上排起了长队,轮到高莘时,只见他先一手接过绳索,然后不断尝试将绳索固定在双腿间,双手一会抓住绳索,一会抓住扶手,身旁的小朋友有些等不及了发出了声声催促:“你怎么还没有准备好啊,我都等不及了。”“算了算了,我还是去玩滑梯吧。”高莘回应道,最终还是不敢放开双脚进行滑行。
支持策略
More
2
问题二:身体会旋转
西西在滑行时发现自己的身体会旋转起来,有些刺激又有些害怕,面对这样的游戏体验我们一起回顾了小朋友的滑行影像。“我发现了,西西滑行的时候手抓住了绳子,但是我抓的位置是扶手那里。”
“那究竟应该抓哪个位置呢?”西西产生了疑问。“而且我看到以恩今天是站着滑下去的,我是坐在圆垫上滑下去的。”泽霖也分享了自己的体验。
滑行姿势分享
站立式滑行
坐式滑行
悬挂式滑行
旋转式滑行
★调整:
谈话活动中梳理滑行姿势,并在下一次游戏中去尝试感受不同姿势带来的游戏感受。
3
问题三:撞到别人怎么办?
滑行过程中由于滑索区设置在网红山坡,部分孩子常常穿越滑索区拿取游戏材料,一次辰扬在滑行时,差点撞上正在奔跑的其他小朋友。“可是刚刚都和他们说了不要从这里走,他们还是不听。”辰扬向我说道。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
奕泽说:“可以设置警示牌,就跟路上的禁止停车牌一样。”
锦妍说:“我有一个好主意,就是把星光大道的警戒线拿过来,拦住。”
支持策略
幼儿行为解读:滑索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带给了孩子们愉悦的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智慧。孩子们能够联系原有经验,结合其他游戏场域材料进行安全实施,解决问题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断加强。
教师回应支持:幼儿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建立光靠教师用言语提醒是无法深刻落实的,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逐渐养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支持幼儿游戏,发挥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主人公的地位,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双人成行,玩法升级
一天,一琳和辰扬提出:“老师,我们能不能两个人一起滑下去?”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如此大胆的想法,我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安全应该制止,随及我又觉得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去寻找答案。于是我提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试试看。
几番尝试后,还是失败了。
探究失败原因
游戏讨论后,孩子们又兴致昂扬地出发挑战,他们尝试了不同的双人滑行姿势,最终他们选出了三种能够获得成功的姿势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成功的小朋友很兴奋,想要再来一次。
方法
背人姿势
坐着和半蹲
面对面坐
结果
以恩:这个姿势有点麻烦,需要老师的帮助。
艺蓝:我们这样一个半蹲一个坐着很稳。
安艺:我的腿承受了太多,不太舒服。
幼儿行为解读: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专注,能够发现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同伴合作的方式成功解锁双人滑行。幼儿在游戏中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通过不断探索玩法获得经验,分享和掌握了滑行方法,增加了胆量,获得了成就感。
教师回应支持:孩子们的游戏想法富有创意,同时也充满冒险和挑战,我们要做的不是贸然介入和制止,而是尊重孩子游戏意愿,观察游戏进程,把控游戏的安全底线。支持孩子的冒险和挑战,让孩子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能力探索游戏诀窍,有意识地规避风险。
滑索+1,创新游戏
1
滑索加球
随着滑索经验的积累,孩子们不满足于单纯的滑行,大家开始寻找新的材料。结合小班弟弟妹妹的晨间锻炼材料,睿岩突发奇想:“老师,我们可以把轮胎放在索道的终点处,用脚夹着足球,谁能把足球投进蜗牛洞里就算胜利。”这一想法立马得到了大家的附和,他们开始寻找材料,迫不及待地开始游戏。
尝试了几次,孩子们就遇到了问题:
1. 孩子们滑下去圆盘太低容易撞倒蜗牛洞。
2. 孩子们的双脚无法紧紧夹住足球。
以恩:足球这么大,我们夹不住,要是能有小一点的东西就好了。这一想法马上得到了小朋友的同意,于是,他们找来了新的材料组合。
做好准备工作后,他们迫不及待的进行了尝试,果然这次孩子们成功的机率大大增加,他们开心地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成功秘诀。
材料调整、成功秘诀
将蜗牛洞改为单层轮胎
将足球改为沙包
双手抓牢,就能成功
找准时机,瞄准洞口
幼儿行为解读:从最初尝试滑索游戏时的生疏与好奇,到逐渐熟悉并掌握游戏规则再到后来能够自主创新和拓展游戏玩法,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每一次游戏后大家都有讨论与交流, 为下一次制定计划再实施提供了支持。他们不仅学会了滑行技巧,更在分享和交流中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师思考:孩子们不断尝试、不断练习,对于“投球游戏”可谓是如鱼得水。虽然在游戏中并非百分之百成功,但他们的兴趣不减,不仅如此,孩子们还热衷于更换新的游戏材料,以丰富游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作为教师应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与幼儿一起分享游戏经验。
2
滑索加三角锥
经过几次游戏后,随着孩子们滑索经验的增加,他们想融入更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
泽霖说;“我们可以把三角锥放在一块,看看能够撞倒多少三角锥,数量多的就获胜!”
睿岩说:“这不就是保龄球游戏吗?我要玩我要玩。”
孩子们进行纷纷尝试。随后孩子们提出进行保龄球比赛,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厉害,于是我们进行了儿童讨论会。
儿童讨论会
于是孩子们依据撞击版式开展保龄球比赛,并由泽霖、旺仔进行比赛记录,比赛开展的如火如荼,随后孩子们还要求加赛一场进行男女pk,孩子们自行组队选择对手进行比赛,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竞争与合作。
比赛实录
教师思考:本次游戏中我们观察到,孩子们在游戏分享与评价环节能大胆说出游戏中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集体讨论策略及应对方案——自主构思规划。孩子们通过持续的试验、同伴间的交流以及自我驱动的学习,自然而然地累积了游戏中的宝贵经验。
游戏中的数概念也由此自然产生:当孩子们在游戏中面临计分的需要时自主设计记录表记录被推倒三角锥的数量,小组赛的开启也推动他们在记录的基础上不断进化,创新出更为完善的记录表格。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了幼儿对数字概念的认知发展,也促进了他们的前书写技能提升。
价值体现
在滑索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找到了乐趣,更在每一步的探索与尝试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勇气和合作的力量。他们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与蜕变。这样的经历,无疑会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勇敢地克服困难。
3. 重视点滴,挖掘学习品质。
在幼儿的自主游戏探索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是正常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及实地观察和捕捉这些问题与发现,识别幼儿游戏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问,这样有利于幼儿延展游戏计划,大胆探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通过一次次游戏玩法的调整升级,幼儿渐渐体现出了敢于探索、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也鼓励幼儿学会面对、尝试和实践,还可以在解决问题中与其他幼儿讨论、思辨、质疑中,帮助幼儿梳理问题的核心脉络。
温馨提示
童生 童长 童美 童好
感谢关注“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随时可看我们的新动态哦
版权说明
本账号所发布照片、视频均属于幼儿园原创
版权归属于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转载需授权,侵权必究,谢谢
编辑:熊佩佩
一审:韩燕红
二审:韩佳乐
三审:王春华
-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