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
养成记
一、案例背景
建构区是我们班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区域,但同时在建构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可乐:“啊,搭的太高了,房子倒了,又要重新搭了。唉!”
小宝:为什么这个圆形的积木老是滚走啊,气死我了。
麒麒:我这里要用一块大三角形的积木,可是剩下的都是小三角形了。
解决办法?
搭建结束后大家回到教室讨论了自己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是这么多的问题,一下子肯定解决不完,到底先解决哪个好呢?于是我们发起了投票。孩子们自发进行了讨论,开动想象,并把自己想到的解决办法画在了纸上。
投票中
投票中
可以用很多积木搭起来。
用吹气检测是否牢固。
光讨论肯定是不够的,这些办法能不能成功还是要通过小朋友们实际的搭建探索来看一看。
二、初次搭建
案例一:
帅裕来到操场,准备搭一座高塔。先是拿来了两块长方形的积木,接着又拿来了两个圆柱形的积木,把它们都竖起来摆放当成底座。然后帅裕又拿来了一些长木条横着压在四个底座的上面,嘴里还自言自语着:“这块木板我这样放。哎,不对不对,还是这样放吧。我多放一点,应该不会倒的。”就这样横着两块、竖着两块,一点一点的往上放。最后还用了一个小圆柱体架空了一块长木板。可就在建筑物即将完成的时候,积木倒塌了。帅裕“啊”的一声,然后无奈的看着掉落在地上的积木叹了口气。
案例二:
案例二:
“我们今天一起搭个金字塔吧!”刚刚到游戏的区域,小雪邀请惠惠、洛西一起搭建,“好呀。”几位朋友爽快地便答应了,并一起去取积木了。“我刚才想到了,要在旁边多搭一点,挡住中间的积木,就会牢固了。”小雪说。“那我们就开始吧。”洛西回答道。几个小伙伴选择了一模一样的矮圆柱积木,从中间开始往上搭,然后逐渐往旁边加固积木。“还有上面不能搭很多也会倒的。”惠惠说。三个人继续一起加固金字塔,很快,一个小小的金字塔就搭好了。
教师小结?
三、确定主题
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尝试自己的奇思妙想,试图解决问题。但有的搭房子,有的搭坦克,有的造轮船,所以最后呈现的作品也是零零散散,大家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不能相互评价和学习。于是我们让孩子们讨论搭建的主题,并尝试分工,大家可以一起搭建主题内的东西,更有意义,促进合作。
我们可以搭建游乐场,我搭跳楼机,你搭海盗船,然后小宝搭旋转木马……
我想搭一个超市,有零食、有玩具还有生活用品。
我觉得我们可以搭我们幼儿园前面的小区,也就是我的家。
我家的房子也长这样的,但是不在前面的小区里。还是搭我家吧。
那我们就来搭一个小区!有每个人的家。
好的呀,我们都住在一起,就搭小区吧。
教师小结?
四、主题搭建
在确定主题“小区”后,孩子们纷纷展开想象,设计起了自己的房屋,并画下了自己的设计图,准备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搭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设计图
搭建实录?
按照自己的设计图,孩子们开始一点一点的搭建起来。过程中有遇到各种问题,也有有不同的想法。
建后反思
辰一:今天我搭的是一个圆形的房子,我还想搭一个更高的楼房,可是一个人搭来不及。
冯杰:我搭了我自己家,有五层楼高。就是比较容易倒。
珞倍:我搭的是一个很大的房子,但是只有一层楼,然后还有一个围墙。我想要人帮我一起搭,可是大家都在自己搭,没人帮我。
教师小结?
五、主题初搭
按照自己的设计图,孩子们开始一点一点的搭建起来。过程中有遇到各种问题,也有不同的想法。
小宝邀请家瑞、萱萱一起搭建,几位朋友组队成功。家瑞和小宝一起先用长方形的木板铺了一个底座,然后又横着在上面铺了一层,形成了第一层的地面。然后又按照同样的步骤盖了三层楼。当盖到第四层楼的时候家瑞发现自己够不到屋顶上面,想了想搬来了一张宜家凳踩在上面盖第四层楼。萱萱看见了也赶紧去搬来了一张宜家凳跟家瑞一起造。三位好朋友又在屋顶上装饰了三个三角形,把它们按照对称的方式摆放在屋顶上。最后还用长方形和三角形、拱形做了一个围墙和大门。萱萱拍拍手对两个同伴说:“瞧,我们的房子多漂亮呀!”
幼儿点评自己的搭建作品
师幼讨论?
六、钟意小区
在上次的合作搭建过程中幼儿两两合作或者三四个人一起搭建一幢房子,搭建结束后成就感满满。大家的房子都各有特色,可是要成为一个社区光有房子就够了吗?孩子们通过讨论决定建造一个属于中一班的“钟意小区”,把所有小区里需要的建筑都造起来。
小区房子
小区马路和围墙
小区娱乐设施
搭建实录?
有了上次的搭建经验,小宝、家瑞迅速召集了更多的好朋友一起来搭建房子。“这一次我们搭一个超级大的房子,好不好?”“好的,小区里最大的房子。”鼠标说。家瑞也接着说到:“那我们需要很多很多的长木板。”说完赶紧去柜子里找木板了,大家见了也纷纷行动起来。
小区房子的结构和上次很相似,一层长木板,一层圆柱体做支撑,渐渐的也搭到了四层楼那么高,而在搭建最顶层屋顶的时候大家却有了不同的意见。辰一:“我要在这里搭四个角,然后中间是个大三角形。”而鼠标、小宝则认为要像下面几层一样 ,用木板全部都搭起来。协商了许久,终于大家决定各退一步,中间放大三角形,两边还是用木板搭起来。
教师小结?
七、反思与启示
行进脉络?
根据孩子们的游戏过程,我们将路径进行了梳理,做出了以下这张思维导图,帮助幼儿和我们一起对整个游戏故事有了更加清楚的反思与复盘。
教师总结?
游戏是一种有助于幼儿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且有价值的活动。积木建构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动作技能以及情绪情感等多领域的发展。
1.不断尝试,解决问题
孩子在搭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并没有选择直接放弃或者向老师求助,而是选择了自主思考并尝试自己解决,锻炼了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简到繁,丰富创造
从简单走向繁华的搭建过程,是孩子们依据自身游戏的需求不断创造的过程。对空间进行了分割,对材料进行了分析,提高了孩子们对空间的认知能力及想象的创造能力。
3.连续建构,能力提升
孩子对房屋稳固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对不同积木的形状和房屋结构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与尝试,体现了孩子的坚持性、积极主动性和敢于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一次一次调整后孩子最终获得了成功。
4.共同合作,促进交流
过程中,我们的评价是多元化的,除了教师评价外,还积极鼓励幼儿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建构作品。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发现很多成人无法看到的闪光点,也是幼儿间沟通交流,促进幼儿合作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
主编:蒋 莹 何晨智
拍摄:中一班教师
审核:施萍萍
总审核:韩佳乐
-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