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暑假期间,我们的公众号将特别推出【悦享成长】课程故事,和大家分享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生的有趣故事。
您将会看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在活动中,孩子们专注的主动探索、发现,教师从孩子视角出发,倾听孩子的声音,追随孩子的兴趣,发现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请家长们走进官林实验幼儿园的课程,走近孩子,共享孩子们课程中的快乐。
接下来我们走进中二班的课程故事《叶子的旅行》。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来到了操场上,看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叶子,于是他们对叶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看到的叶子是一串串的,好像是葡萄。
我看到了红色的叶子,他是在流血吗?
我还看到了像爱心一样的叶子。
《指南》要求,“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及时捕捉教育契机,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围绕孩子们对叶子的兴趣,为他们的学习与探索,不断创造充足的条件与机会,去发现并分享关于树叶的秘密,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伴随小家伙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一场叶子的探索之旅即将开始……
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只有真实的自然才能真正引发幼儿的自然体验和发现。为了让幼儿深入了解叶子,我们邀请了家长参与到课程活动中。周末时间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大自然开始寻“叶”之旅。让孩子感受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叶子,对叶子的感受更加深刻。
我寻找到的叶子是细细长长的。
我寻找到的叶子是小小的一片,形状有点像小水滴。
我在我家楼下捡到一片黄色大大的叶子。
我寻找到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长长。
我周末和爸爸在公园捡到了一串枯萎的树叶,树叶都变干了。
我捡到的叶子是红色的。
这片叶子是大大的,中间的颜色不一样。
这个叶子是长长细细的有点白白的。
这片叶子好大呀,看起来有点像蝴蝶结这个叶子好小呀!
这片叶子好小,形状是圆圆的。
这叶子细细长长的,有点像刺一样。
教师反思:在寻找叶子的同时,孩子们对叶子充满好奇,于是追随孩子们想要探究未知的脚步,在大自然的探索过程中,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如:叶子的形状大小是不一样的、有的黄叶子是因为枯萎了、叶片朝上和朝下的两面不太一样等,对叶子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我的叶子有三片,像手掌一样大。
我这个叶子是黄色的,已经有点枯萎了。
你看我这个叶子是细细长长的。
你看这片叶子已经卷起来了。
你看这片叶子已经卷起来了
教师反思:从幼儿的讲述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幼儿对于叶子的认知都是来自于叶子视觉的感知。讲述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关于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粗浅的经验。
不同的树叶有不同的叶脉,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叶脉。
教师反思:孩子们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刷一刷的方式,了解到每一片的叶脉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叶脉跟我们的手指密码——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并且知道叶脉就像我们身上的血管一样,帮助大树向叶子输送养分。
叶子可以用来做手工、画画。
叶子可以泡茶喝。
叶子可以用来煲汤。
叶子可以煮来吃。
长大后带着爸爸看世界
祝天下所以父亲节日快乐
有的叶子可以拿来做中药。
有些叶子很大可以做扇子。
叶子可以遮阳、给小动物遮雨。
答疑:
1、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叶子里有一种绿色的小颗粒,叫做叶绿体。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制造食物。
2、叶子可以进行蒸腾作用,植物吸收水分和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高大的树木,如果没有蒸腾作用的拉力,植株较高部分无法获得水分。
3、叶子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叶子上的气孔像动物的鼻孔和嘴巴,空气可以从气孔进出。吸进来的气体可以扩散到树木的各个部位,满足生长的需求。
孩子们对有的叶子变黄一直都很好奇?根据幼儿的兴趣,教师开展了 “为什么叶子变黄了呢?” 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孩子们都这一话题特别的感兴趣,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可能是因为太阳太晒了,把叶子晒黄干了。
天气太干燥,叶子枯萎了。
可能是因为没浇水,所以叶子黄了。
可能要长新的叶子。
答疑:
自然现象:一是季节性的自然变化原因,到了秋冬季节叶片当中的叶绿素减少时,那么叶片当中的胡萝卜素、叶黄素以及花青素等元素就会凸显出来,这些元素会让叶片呈现出黄色或者是黄色的颜色;二是因为植株的自身病变因素,当植物根部腐烂或者是树枝感染病虫害时,树叶就会变黄。
缺少水分:树叶变黄可能是干旱缺水导致,应及时补水才行。
害虫危害:若树木所处的环境不适容易感染病虫害,从而导致黄叶。
缺少光照:长期在荫蔽环境下易导致黄叶,应增加光照。
原来叶子变黄有这么多的原因!
那让我找找叶子里的叶绿素、
叶黄素和葫芦卜素吧!
孩子们喜欢和叶子做游戏,并对叶子十分感兴趣。有的孩子捡了很多叶子认真地数了起来,其他孩子看到,也去数数自己捡了多少叶子,然后进行比较,“我的比你多”,“我更多”;有的孩子将树叶摆成花朵;有的孩子按照规律进行排序。
叶子卷起来或者中间戳个小洞洞就可以拿来吹泡泡啦!
实验证明:
有洞洞的材料可以吹出泡泡。
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这种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水面的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于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强。这些水分子就像被黏在一起一样。
自制泡泡水中也可以加入少许白糖,主要是由于白糖可以增加泡泡的粘性,从而增加泡泡的粘稠度,可以让泡泡不容易破。
孩子们探索着树叶的多种玩法,各种运动器械也加入进来,装树叶、运树叶、盛树叶、抛树叶……满地的树叶更是孩子们寻宝的天堂,他们发现一些奇特的叶子,有的叶片很大,有的形状很特别,有的颜色很不一样……
孩子们看到满地的树叶欣喜若狂,兴奋地不亦乐乎!
教师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多种的方法对树叶进行探索,不仅认识了叶子的结构、拓展了知识面,并激发了孩子对事物探索的积极性。我们通过印一印、玩一玩、唱一唱、听一听等多种感官享受了创作的乐趣,虽然遇到了叶子太干印不了的困难,但通过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获得了经验学习的途径。
孩子们将收集的一片片落叶,带到美工区,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们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创意作品,一起看看孩子们的创作吧!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有着丰富、自由的想象;有的会把叶子拼成小船,小朋友可以坐在船上;有的会把叶子拼成可爱小人,手拉手一起开心地游戏;有的会把叶子拼成毛毛虫等。
“我想带叶子到哪里…”为主题,孩子们创编了一个新的叶子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我带叶子先生来到了山上看野兔。和野兔一起玩游戏。
幼儿在自制图书的过程中,运用图画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树叶也是完美的艺术品,孩子们用涂鸦的方式变成一件漂亮的树叶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反思:让孩子们在真实的自然中学习,就是要让他们进入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用自己的身体和感官与真实的、富有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环境进行对话,引发幼儿的自然体验和发现,真正滋养幼儿的自然灵性。
一园一物皆课程,
追随孩子的兴趣,
支持他们的探究,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
探索世界,一步,两步……
这便是孩子们成长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