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寒假期间,我们的公众号将特别推出【悦享成长】课程故事,和大家分享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生的有趣故事。
您将会看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在活动中,孩子们专注的主动探索、发现,教师从孩子视角出发,倾听孩子的声音,追随孩子的兴趣,发现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请家长们走进官林实验幼儿园的课程,走近孩子,共享孩子们课程中的快乐。
接下来我们走进小三班的课程故事《一园“橘”色》。
活动起缘
一天,午睡起床,点心盘里放着许多橘子,小朋友们对小小的橘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听,他们在说什么呢?
我不喜欢吃橘子,它好酸。
我最喜欢的水果就是橘子了!
我的橘子不酸呀。
《指南》中指出“要激发探究兴趣,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就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一起开始了探橘之旅。
嘿!橘子
橘子家族中还有哪些成员呢?
在老师的陪同下,和孩子们查找资料,终于发现了橘子家族中的“家谱”,这是一张神奇的“柑橘家谱”,砂糖橘、柑橘、金桔……柑橘家族的成员还真不少,好神奇呀!
和橘子交个朋友
小班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的,了解了基本的知识后,开始对橘子进行实物认识,我们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玩玩多种方式初步认知“橘子”。
闻一闻
我闻到了橘子的香味。
感觉有一股苦苦的味道。
老师我这个橘子有树叶的味道。
让我们来近距离观察一下橘子吧!
摸一摸
橘子摸起来会是什么感觉的呢?
我感觉橘子摸起来滑滑的。
我摸到的橘子是硬硬的。
剥一剥
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剥一剥、看一看吧!
我从橘子的肚脐眼先抠的。
橘子上有白白的线。
橘子好硬,我剥不动!
尝一尝
孩子们吃着剥好的橘子,酸酸甜甜的,橘子还可以怎么吃呢?
我们可以做橘子汁。
对,橘子汁酸酸甜甜的,
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橘肉被挤扁流出了橘黄色的汁。这过程不仅丰富了生活经验,还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完成啦!我们一起干个杯吧尝尝味道吧!
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注重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幼儿获取技能和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直接感知、直接操作、亲身体验。为此,通过剥一剥、尝一尝的方式让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有更进一步的加深,让孩子们在这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的习得经验。
橘子的秘密
猜猜橘子在水里
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呢?
会沉下去,橘子重重的!
我也觉得会沉下去。
将剥了皮和未剥皮的橘子放入水中,获得橘子沉浮的概念。
通过实验,孩子们了解到了原来橘子在水里的沉浮不是取决于它的重量,而是密度呀。带皮的橘子密度比水小,内部含有空气,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会浮在水面上。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指南》中指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为此,引导孩子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探究加深对橘子的直接感知。
橘子变变变
橘子捏一捏
小手捏捏,快来看看我们捏的小橘子吧!
橘子印一印
瞧,我们印的橘子好看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小班幼儿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了解橘子之后,孩子的审美、创意和想象在一系列有关橘子的艺术活动中不断萌芽、发展。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橘子的喜爱。
橘子玩玩乐
我们还和橘子成为了“朋友”,快乐加倍,游戏也丰富多彩哦!
教师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事物的不同和乐趣。
橘子绘本
从一个小小的《橘子》故事中,孩子们学着分享、学着解决问题、学着合作。
儿童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整个活动在孩子们说着、笑着、玩着中告一段落,而这些橘子的秘密将成为孩子们自身获得的经验。
其实橘子的秘密远远不止这,
橘子的故事还在继续……
明年初夏时,静待橘花开;
明年秋收时,发现新秘密。
—— END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宜兴市官林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