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起源:新来的小朋友
新学期新气象新朋友,开学后,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的小朋友。
大家好,我姓张,我叫张宇晨。
他的名字里有个张,我的名字里也有。
我妈妈的名字里也有这个字。
张宇晨小朋友自我介绍完,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
教师的话: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学习准备中指出:幼儿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好奇心是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幼儿好问的天性,有助于幼儿对周围世界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学习。孩子们对姓名这件事兴趣浓厚,于是一场姓名探秘之旅就此开始。
一、识名初
为什么我和你的姓氏一样呢?我们还有一位老师也姓张,我的爸爸和爷爷也姓张,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们充满了疑问,于是我们一起去图书室寻找了绘本《我们的姓氏》,大家了解了自己的姓从何而来,也知道了为什么我们会和别人拥有同样的姓氏。
教师的话: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学习准备中指出:分析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持续、深入进行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鉴于孩子的问题,我们一起通过阅读寻找答案,在保护幼儿好奇心的同时,也了解了姓氏的秘密,同时为幼儿接下来的思考和探索奠定基础。
既然大家的姓氏有相同也有不同,那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哪些姓氏呢?我们一起来认识并统计一下吧!
原来我们班一共有13个姓氏,姓“刘”的小朋友最多,有5位,姓“王”的小朋友有三位,其他的姓氏比如“崔”“侯”“叶”“韩”等,在我们班分别都只有一位小朋友。我们班竟然有这么多不同的姓氏!
教师的话:
孩子们在姓氏大调查中,认识了小朋友的“姓”,这为他们进入小学奠定了初步的阅读基础,而分类、统计的运用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愿意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二、探名秘
我和谁的“姓”一样?大家拿着自己的姓氏卡开始寻找班级里的姓氏朋友。
哇!原来咱们几个几百年前是一家!
这次活动,大家又有了不一样的好朋友,同一个姓氏的小朋友之间更亲密了。
教师的话: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社会准备中指出:幼儿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结交新朋友。我们要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入学后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逐步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孩子们在原有的关系上亲上加亲,同个姓氏的孩子总是凑在一起玩,孩子们每天都更期待上幼儿园了!
我们除了有“姓”,还有“名”,我们班多了许多“姓名宝宝”,可是他们找不到主人了,急需小朋友们认领。于是大家开始寻找自己的名字,不仅找自己的名字,遇到好朋友的名字也会将它们交到小主人手里,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找回自己的姓名后,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教同伴认识自己的名字,自此,《你的名字》我终于认识了!
教师的话: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学习准备中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幼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学习能力有助于入学后适应不同学科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更加主动、持久、投入地学习。孩子们基于对自己和同伴姓名的兴趣,在寻找姓名、认识姓名的过程中,为前阅读、前书写做了充分的准备。
蔡伊涵:老师,我的名字太难写了!
崔馨月:我名字中间这个字,我要用?来代替。
牛子昔:我的名字很简单。
老师:有的小朋友名字很简单,那是因为他的名字笔画比较少,有的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名字难写,是因为有许多笔画。大家可以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数数自己的名字有几画,到幼儿园再自己数一数,并把数字记录在我们的姓名卡上。
第二天,孩子们一到幼儿园就开始互相交流自己的名字有几画,有的小朋友甚至开始和小朋友比较谁的名字笔画多,谁的名字笔画少,于是我们区角里的“比大小”材料派上了用场。
孩子们不仅进行了比大小的活动,甚至玩起了笔画数量排排队的游戏,他们将笔画数量按照由多到少或由少到多的顺序排起了长队,不少小朋友都参与到同一个排队游戏中,队伍越来越长…
教师的话: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学习准备中指出:我们要引导幼儿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幼儿体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孩子们从姓名笔画出发,自发的开展比大小、排排队活动,激发了对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戏名乐
孩子们不再满足于在室内探索姓名的秘密,户外活动时,全园的孩子都在一起玩,于是…
他们主动询问其他班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并交朋友,发现姓氏和自己一样的小朋友还拉来给老师认识。
教师的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孩子们在公共场合勇敢的、自信的寻找新朋友,不知不觉中促进了自身社会化的发展。
“小王蹲,小王蹲,小王蹲完小刘蹲”“小刘蹲,小刘蹲,小刘蹲完小张蹲”“小张蹲…”稚嫩的呼喊声传来,老师忍不住记录下来了孩子们的《姓名蹲》游戏。
孩子们的游戏也给了老师灵感。
老师:我们玩一个《姓名大作战》游戏吧,大家分成两组蹲下,中间帘子遮挡视线,老师数“123”大家随机派出一名队员站起来,在看见对方的一瞬间要迅速说出对方的名字,看谁反应快。
老师的提议获得小朋友的一致通过,于是一场充满欢笑的游戏开始了。
教师的话: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能集中注意力听指令——”xx蹲”,还能迅速的说出小朋友的名字,同时动作灵敏,情绪高涨,他们在快乐中收获了成长。
四、绘名图
快要毕业的孩子总是对小学充满了期待,但也有许多担忧。
悦悦:老师,到了小学,别人记不住我的名字怎么办?
云帆:我知道,刚上小学的时候每个人的桌子上都会放一个姓名牌,这样大家就能记住名字了。
老师:那我们一起来设计我们的姓名牌吧!
孩子们脑洞大开,设计的姓名牌都独具特色。
更多关于姓名的故事正在发生…
教师的话:
孩子们对于名字的好奇永远不会结束,他们对趣味盎然的事物总是抱有无尽的热情。名字不仅是个人身份的标识,也是探索自我认知的起点。我们敏锐地捕捉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借此引导他们发现、探究并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不断丰富他们的经验。
通过观察、调查分享、交流讨论、创意设计以及游戏等多种互动形式,我们鼓励孩子们深入挖掘自己名字背后的含义和故事。这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完全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倡的原则: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关注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和疑问,并有助于扩展他们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总结
当课程聚焦于名字时,传递给孩子的远不止是名字本身的来源及其表面意义。它更是一次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对话的机会,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每天被呼唤的名字,成为了孩子们了解自身背景和家族历史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感受亲情之爱与文化传承的美好途径。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林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