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时 衔接有度
– 林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幼小衔接大班家长会 –
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不是跳跃大沟深壑,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虞永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大班的孩子们即将迈进小学的大门,成为一名小学生了,面对陌生的环境,孩子和家长充满着憧憬和期待,同时也有一些焦虑和困惑。为了减缓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坡度”,缓解家长们在幼小衔接方面的焦虑,4月21日下午,林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和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联合开展了幼小衔接大班家长会。
幼小衔接,发放问卷
4月14日,我园以“幼小衔接”为主题,对大班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们的疑惑,收集相关工作意见和建议,为家长会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此次问卷调查面向大班全体家长,参与率近100% 。
从问卷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家长们在学习品质准备方面比较重视。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和小学课程差异大从而产生幼小衔接问题。有一部分家长会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学一些知识,上小学学习压力会很大、担心孩子会跟不上、适应不了小学生活…但家长们的想法还是比较客观冷静的,他们非常重视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比如注意力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
如约而至,共赴花开
一次邀约,只为相见。家长们如约而至,有序入园签到。
暖心相约,共促成长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秦晓玲校长、申爱宇老师、刘阳老师、家长代表余佳妮妈妈、家长代表李锦言妈妈;林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石俊霞园长、栗海玲园长、周玉红主任、赵静主任、郭秦洁老师、董方园老师、常苗苗教师以及所有大班的家长。
本次家长会从“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衔接什么”、“怎样衔接”等内容出发,围绕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明确了幼小衔接现阶段家长应关注的幼儿发展方向、具体表现和策略方法,帮助家长明确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对入学起到的重要影响。
幼小衔接,校长有话说
秦校长从幼小衔接实施过程中“学校应该如何做”、“家长应该如何做”两方面入手,详细讲述了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各项准备,如:安全教育、环境适应能力、学习习惯培养及小学的一日常规管理等,让参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幼小衔接,园长支招
石园长围绕三个方面“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为什么不能小学化”、“幼儿园到底学什么”,以亲身经历讲解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石园长指出:每个孩子的成长如同诗一般的旅程,我们要脚踏实地,悉心陪伴,做有温度的衔接,帮助孩子开启一段美好的学习旅程。
幼小衔接,教师策略
来自二小的申爱宇老师和刘阳老师老师有着丰富的低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教学经验,两位老师分别从数学、语文两门学科谈起,非常全面的给我们介绍了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在心理、学习方面的转变,并结合案例指导我们家长以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让孩子做好了身心和学习等方面的准备。
林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郭秦洁老师就我园幼小衔接课程做了详细分享:幼儿园平时开展的各种活动都是紧扣《指南》、《纲要》、《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来设计和实施的,在平时的工作中幼儿园将“四个准备”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当中,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和过渡。
幼小衔接,家长感悟
两位一年级家长代表余佳妮妈妈和李锦言妈妈用自己的育儿心得向大家阐述了:只有用心陪伴孩子,孩子在某个时刻一定会闪闪发光。
双重身份,分享心得
常苗苗老师和董方园老师既是幼儿园的老师,也是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她们针对幼小衔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学习问题、应对的方法、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心态以及孩子上小学后的情况等等,通过《不吼不叫,让孩子爱上学习》、《长长的路,慢慢地跑》分享自己的育儿经历,传授了非常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我们感触颇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用耐心静待花开,才能让孩子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认真聆听,积极记录
活动期间,家长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
感恩有你,倾情反馈
家长会结束后,大家分享着自己的心得感悟,家长们纷纷表示此次幼小衔接家长会缓解了自己对孩子即将步入小学的焦虑,进一步感受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衔接是过渡、是积累、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所需要的能力和习惯。
教育,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家园沟通、理念共建的过程。用心灌溉,静待花开,让我们继续家园携手,科学有效地做好有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踏上新的起点!
END
供稿:王 丹
编辑:董方园
校对:赵 静 周玉红
策划:栗海玲
审核:石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