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的石巷砖瓦、雕梁画栋,
总是让纯真的孩子们充满好奇。
古村用它历史年轮镌刻的痕迹,
形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让孩子们的观察力、探究力、审美力
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怀无限延伸。
领略古村建筑之美
榆次后沟古村有着1200年的历史,村内有众多的古庙、古碑、古树、古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穿村而过的古商道,尤其是村内有大量北方特有的土窑洞,堪称北方窑洞大全,闻名天下。
孩子们满怀着期待与兴奋,来到了后沟古村。在这里,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五官,释放自己的天性,用眼睛去观察古村里的一砖一瓦,用耳去倾听大街小巷里的声响,用心去感受古村文化的魅力。
通过探秘古建筑,孩子们了解了窑洞的结构和布局,知道了窑洞“冬暖夏凉,保湿恒温”的特点,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和价值,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加深刻地了解家乡。
感受非遗文化底蕴
后沟古村蕴含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着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幼儿心灵之中。
实践劳动乐趣无穷
榆次后沟古村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就地取材,带领幼儿磨豆腐、识五谷,挖红薯、挖花生、打红枣,这些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了解农事,锻炼动手能力。
粒粒皆辛苦,浓浓丰收乐!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增强了劳动意识,提高了劳动能力,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激发了创造力和探索欲。
一座古村,承载千年,窑洞错落,农耕与非遗共绽华彩。此次古村之行,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窑洞,体验了农耕与非遗文化,切身感受了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研学不是浮光掠影的观光,
也不是浅尝辄止的体验,
而是基于幼儿成长关键经验的发展。
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
开阔眼界、学会分享、建立自信,
获得难忘的体验,
种下求知与好奇的种子!
文字|中六班
图片|中班全体教师
编辑|侯敏
审核|王英霞 杨夏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