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回顾
番茄成长记
生活是一种教育,
食物是一种生活,
不负时光,“食”刻相伴
于春暖花开时,
永红街道中心幼儿园
大四班的小朋友
和番茄有了一场别样约会。
课程背景
3月初,朱老师和王老师带来些网购的番茄种子,孩子们看到过后特别激动。随之,孩子们就开始忙碌地播种啦!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由于天气太冷,导致种在土里的番茄种子一直不发芽。孩子们很是失望,于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家长的配合下,又开始了新的探索,让我们跟着孩子们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01
种植篇
01
小苗组
查阅资料,辛苦劳作
小苗组的小朋友热情十分高涨,小苗拿来的第一天下午孩子们就激烈的讨论着:
我们该怎么种呢?
当然是挖开土埋下去咯
不是的,我看见奶奶在种的时候还把草给拔了。
是不是要拿锄头先翻一翻土呢?
好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在查阅资料之后我们不仅知道了在种植的方法还知道了在种番茄之前要先将番茄的根润湿,而且在种植的时候苗与苗之间需留有一定距离……这样番茄苗才能长得更大哦!
于是第二天,孩子们就开始行动了,翻土、施肥、种苗、浇水,看我们的孩子多能干!
完工咯!
照料看护,记录成长
照料有方
两天的假期放完了,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幼儿园。他们开心的分享着假期的喜悦。
我们的小苗应该长大了吧
我觉得我们的小苗已经开花了。
我觉得小苗可能和我一样高了。
啊!
怎么啦,豆豆?
豆豆为什么突然喊出来,吓死我了
突然,小朋友们都听到了豆豆的叫喊声,都停了下来,准备听豆豆讲
不好了不好了,我们的番茄苗死了好多
可能是缺少营养了
可能缺了水
我觉得都有道理
??????
听完豆豆的发现,孩子们再一次讨论了起来,仔细听听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吧。
我觉得可以周末让小朋友轮着来幼儿园。
我觉得不行,周末有好多活动呢
那有没有一种东西可以自己浇水呢?
……
于是,孩子们开始自主设计属于自己的自动浇水器,你看,他们的设计多有创意呢!
孩子们第一次设计的都十分新颖。设计完后,孩子们经过讨论才发现,原来我们的设计不能过于花哨,不易于我们自己制作,所以 ,他们决定进行第二次的设计。
在第二次设计之前,孩子们回家以后已经调查过了许多关于自动浇水器的资料,所以来到幼儿园后,他们很快就把自动浇水器给设计出来了。
经过孩子们的共同调查以及努力,设计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自动浇水器。它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只需要水瓶,螺丝以及筷子就可以自己做一个啦!制作流程如下:
1.瓶口和瓶底各开一小洞,在瓶口拧上螺丝;
2.把筷子放在两边进行固定;
3.再将瓶中灌满水就完成啦!
在使用时,你插在需要浇水的地方,稍稍拧开螺丝就可以自动浇水了。
孩子们制作完成以后就十分激动地跑下楼把自动浇水器插在了泥土里。
但在观察自制浇水器浇水情况时,他们发现了水滴的十分快,一会会就滴完了。此时,雨辰小朋友说:“周末两天时间,我们的浇水器肯定撑不住。”青山小朋友说:“是呀,那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就提出了问题,到底怎么样才能慢慢滴呢?
后来,小朋友们通过自己观察、做标记、数据记录等方式,进行了多次的尝试,最终,他们发现了螺丝拧得越紧,水滴就滴的越慢。
教师感悟:
孩子们在该活动中不仅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还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面对失败以及挫折。
02
种子组
另外种子组的小朋友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你听,他们也在认真讨论着呢!
我们的种子该怎么种呢?
种子先要放在潮湿的纸上放一晚上。
种子发芽之后,种子发芽之后需要找土种下。
……
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了以下活动:浸泡、等待发芽、播种。
# 给种子浇水并盖上纸巾
在瓶子里装土
把种子放进去,盖上土
经过以上步骤,孩子们的番茄种子已经播种好了,都装进了小小的瓶子里。可是问题来了,这些罐子以后该怎么辨认呢?小朋友们提出了他们最熟悉的方法:画标记进行记录。
贴上标签
种子组的孩子们最后把长出来的小苗移植到了我们的菜地里。
种子组的小朋友们看见小苗组的小苗一天天长大,而他们的种子却再一次没了动静,令他们十分苦恼。
我们的番茄种子怎么回事呀?
我之前听大人说植物需要阳光。
就是,而且现在这么冷,怎么可能发芽呢?
那到底放在哪里合适呢?
经过小朋友们对幼儿园的调查,一共找到了三处有阳光、地方大的位置,分别是操场边上的花坛、楼梯边上的植物角以及西面的小块场地。于是,他们开始激烈的讨论了起来。
我上次看见西侧的小场地有好多球,他们会把我们的小苗砸死的!
前段时间,我看见有小朋友破坏操场边上的植物!
我看见植物角那里有小朋友在帮忙一起照顾呢!
我也看见了,他还是我的好朋友呢!
……
经过小朋友们自己讨论以及投票表决,最终,我们决定就把我们的种子放在楼梯口的植物角里。
选好了地方之后,小朋友们就把我们的植物搬到了楼梯口的植物角去了。
在这里经过阳光的充足照射以及孩子们细心的照顾,我们的种子不仅发了芽而且还长高了不少。它们在瓶子里已经挤不下了。这些新出来的小苗需要换一个新的“家”咯。于是,种子组的小朋友在资源箱里找来了花盆以及小铲子等物品开始为小苗搬家咯。瞧,他们多认真!
灌
水
浸
泡
播
种
孩子们每天都会来观察番茄苗,看看它们长高了多少,叶子是什么样的。回到教室的美工区之后,孩子们还会用笔把它记录下来。
测量高度
与此同时,小朋友们还去科探区去拿来了尺、笔、纸等物品用来测量、记录番茄的生长情况。
教师感悟:
《指南》指出: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幼儿已经在活动中知道番茄需要土壤、阳光、水分等,通过看书了解到保护番茄还需要进行除草、杀虫,促进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
02
收获篇
时间就像一支离弦的箭,飞快的向前冲。我们的番茄终于在小朋友们的期盼下结出了果实。
孩子们把小番茄摘回来以后有了很多的想法,有想把它变成糖葫芦的,有想把它变成番茄炒鸡蛋的,还有想把它变成番茄酱的……孩子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吃法。经过孩子们投票表决,最后,他们选出了一个最想要做的一个美食——番茄汁。
于是,孩子们就陆陆续续把榨汁机、安全刀和刀砧板带来了,还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点小番茄。你瞧,我们的榨汁开始咯!
孩子们把小番茄切碎了,接着,放进榨汁机里榨汁,倒入一点温水。美味的番茄汁就完成啦!
教师感悟:
《指南》中指出:5-6 岁幼儿要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用描述不同种类物体。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感受了番茄的特征,通过自主采摘与制作、品尝体会到了番茄丰收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专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促进了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03
发展篇
小朋友们通过食育活动,还生成了多领域的相关活动,如语言活动《番茄旅行记》、艺术活动《美丽的拼盘》、健康活动《番茄我会吃》……
通过以上活动,小朋友们了解了人的消化系统,美丽的花纹,怎么安全使用刀具等等……它们不仅发展了孩子们的绘画、共情以及保护安全的能力等而且还增强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以及分享欲。
在写番茄与孩子们的故事时,随着文字的出现,我脑海中大量的回忆也汹涌袭来,三个多月的种植活动让我真正明白了韩愈先生的:“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句话,孩子们勇于发现、善于思考、乐于合作做计划的学习品质真正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
在生活化课程中,我们要真正地做到和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汲取生活之经验,反馈生活之恩赐。
在我们的课程中,孩子们对发生在番茄身上的事情感兴趣,喜欢观察番茄的变化,而我只静静地等待花开,不操之过急不要求过高,在顺应孩子们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地加以指导和帮助,孩子们在成长,我也在成长。
END
图片/大四班
编辑/朱佳鑫
审核/薛霞萍 羌晔
0519—869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