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间
冬至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或23日之间。
为什么叫冬至
冬至也叫“冬节”或“贺冬”。冬至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来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所以称为“冬至”。
冬至的气候特点
冬至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来了,小朋友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天气的寒冷,大多数北方地区和部分南方地区将会迎来飘雪的浪漫日子。
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
冬寒之天 情暖已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冬至,感受节日氛围,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永红幼大三班开展了主题为“冬寒之天,情暖已至”的庆冬至食育活动。
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
冬至,是一个“陌生”的节日。
冬至由何而来?
冬至的习俗是什么?
冬至,我们要怎么过?
来,我们去跟爸爸妈妈、小伙伴们
调查调查
……
有了前期的调查做支撑,
根据孩子们的想法,
我们一起着手准备专题活动的开展。
文化的传承不能靠灌输和说教,
而是需要儿童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
充分感知和体验,
从而逐渐形成文化认同。
孩子们通过调查、整理、讨论,发现冬至祭祀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从古到今,各个地方的祭祀习俗有什么不同呢?
一堂《四季中国之冬至》讨论活动就如丢入池塘的一枚小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调查结果:
六组中有五组表示对祭祖、祀感兴趣。
第二轮班内教研由此展开:
问题1:如果举行祭祀,在园内祭祀对象应选谁为好?
问题2:祭祀活动应该有哪些准备?
我们的课程框架也应运而生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对祭拜孔子需要的物品,先进行商讨计划,然后再进行制作与准备。
和孩子们共同的商定下,祭拜孔子需要的物品有:花、灯笼、糕点、茶、大栗、苹果、书本。
根据计划表的提示、祭拜孔子的用品还缺少糕点一项。于是孩子们穿上厨师服,变身为搞点事、制作印满吉利话的糕点,如:好运连连、前程似锦、充满希望、未来可期等。
孩子们把美好祝福都深深刻在了糕点中,一枚枚小巧可爱的糕点,代表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物品都准备好了,改如何摆放呢比较妥当呢,孩子们又再次进行了计划表征,练习了摆盘的技能、端盘手法,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
古人云:“玉生虽丽,光不渝把,徳积虽微,道映天下。"我班对孔圣人的祭拜活动把本次冬至主题活动推到了高潮,孔子的仁爱之道映天地同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大班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家长对孩子们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亲子共同写下温馨寄语,祈福学业有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快来听听孩子们关于冬天的故诗吟唱——《江雪》吧。
结语:生活即教育,这是一场关于美食和温情的盛宴,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体验集体过冬至的浓浓暖意。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着它的韵味。我们以食为媒,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健康、快乐的人格品质,以实践体验的方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不断地传承发展下去!
冬至时节
冬至,春之先声也
寒冬虽然渐行渐近
但在呼啸寒风中
依稀可以听见
春天的脚步隐隐传来
就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冬日里
总结一年的收获
迎接新年的到来
祝大小朋友平安如意!
编辑/大三班
图片/大三班
审核/薛霞萍 羌晔
0519—869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