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时,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孩子都能领略音乐之美,享受公平教育机会?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活动前的精心准备:
- 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 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童趣的音乐作品,例如《小星星》、《两只老虎》、《春天在哪里》等。同时兼顾不同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例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拓展孩子的音乐视野。
- 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采用多种活动形式,例如律动、游戏、故事、绘画等,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 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在活动室布置与音乐相关的图片、乐器等,播放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音乐世界。
二、活动中的差异化引导:
- 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不尽相同。教师需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 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机会: 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例如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等,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 创设平等的参与机会: 采用分组合作、轮流表演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后的延伸拓展:
- 家园共育: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听音乐、唱儿歌、玩音乐游戏,将音乐欣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巩固学习成果,提升音乐素养。
- 持续关注: 对于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浓厚兴趣和天赋的孩子,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音乐才能。
专家观点:
- 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认为:“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孩子,而不是只培养少数音乐天才。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智能是人类八种智能之一。他强调,音乐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个孩子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
案例分享:
- 某幼儿园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时,采用“音乐魔法师”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表演。这个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音乐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教师要坚持以孩子为本,尊重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机会,创设平等的参与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