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儿童,尊重孩子的独特想法和感受,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如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真正做到尊重和倾听孩子:
1. 创造安全、开放的环境
- 关键点:让孩子感到被接纳,没有压力。
- 实践建议:在教室里设置“情绪角”或“倾听角”,让孩子可以在感到困惑或想要表达时,有一个安全的空间。例如,北京某幼儿园的园长李老师分享,她们在教室里放了一个“心情树”,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心情贴上去,老师会根据这些心情贴纸主动与孩子交流。
2. 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对话
- 关键点: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 实践建议:与孩子交流时,保持眼神平视,避免居高临下的姿态。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教授曾说:“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蹲下来’。”这样不仅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还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3. 积极倾听,不打断
- 关键点:让孩子把话说完,不急于打断或纠正。
- 实践建议:在孩子表达时,用简单的语言回应,比如“嗯,我明白了”“你能多说一点吗?”这样能鼓励孩子继续表达。某幼儿园的教师张老师分享,她在课堂上用“倾听卡”奖励那些认真倾听他人的孩子,效果显著。
4. 尊重孩子的“天马行空”
- 关键点:接受孩子的独特想法,不强加成人逻辑。
- 实践建议:当孩子提出看似“不合理”的想法时,不要急于否定。例如,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孩子的创造力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荒谬的想法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比如“你为什么这么想呢?”
5. 记录并重视孩子的表达
- 关键点:通过记录,让孩子的想法“被看见”。
- 实践建议:在教室里设置“儿童心声墙”,定期记录孩子的想法和表达,并根据这些反馈调整教学。某幼儿园的教师王老师分享,她发现孩子们对“动物世界”特别感兴趣,于是调整课程内容,将动物主题融入教学,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
6. 鼓励孩子参与决策
- 关键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
- 实践建议:在班级活动中,尽量让孩子参与决策,比如“今天的游戏选什么?”“我们的教室怎么布置?”这种参与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7. 用孩子的语言回应
- 关键点: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语言,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回应。
- 实践建议:例如,当孩子说“我不想画画”时,可以回应:“你是不喜欢画画的工具,还是不喜欢画的主题?”这样能更准确地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8. 接纳孩子的情绪
- 关键点:情绪没有对错,重要的是如何引导。
- 实践建议:当孩子情绪低落时,不要急于说“别哭了”,而是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这样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绪。
结语
倾听儿童,尊重他们的独特想法和感受,不仅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尊重。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我们需要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自由、尊重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