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儿童,如何引导孩子表达对不同节日氛围的感受?
在幼儿园教育中,节日不仅是一个庆祝的时刻,更是孩子们感知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契机。如何引导孩子表达他们对不同节日氛围的感受,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和实践方法:
1. 创设开放的对话环境
- 专家观点:知名幼教专家李跃儿曾提到:“儿童是天生的表达者,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和表达空间。” 教师应创设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每一种感受都是被接纳的。
- 实践方法:在节日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表达感受,例如:“春节的时候,你最喜欢什么?”“圣诞节时,你觉得家里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避免直接评判孩子的回答,而是用“嗯,很有趣”“你说得太棒了”等语言鼓励他们继续表达。
2. 利用多元化的艺术表达
- 专家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朱家雄教授强调:“艺术是儿童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 绘画、手工、音乐等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孩子更直观地表达他们对节日的感受。
- 实践方法:在节日前后,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主题绘画或手工制作。例如,中秋节时,让孩子用画笔画出他们心中的月亮;在万圣节时,用纸板制作面具,并让他们分享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设计。
3.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真实表达
- 专家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刘焱教授指出:“角色扮演是儿童体验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通过扮演节日中的角色,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节日的意义,并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 实践方法:例如,在春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扮演“拜年”的场景,鼓励他们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在圣诞节时,扮演“圣诞老人”的角色,分享他们期待的礼物。
4. 借助绘本和故事引发共鸣
- 专家观点:绘本专家彭懿认为:“绘本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工具。” 通过阅读与节日相关的绘本,孩子们能够找到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 实践方法:在节日前后,教师可以选择与节日相关的绘本,例如《春节的故事》《圣诞节的礼物》等,读完绘本后,可以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在节日中的类似经历或感受。
5. 记录和分享孩子的表达
- 专家观点: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教授强调:“记录是儿童表达的重要延伸。” 通过记录孩子的语言、绘画或行为,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并与他人分享。
- 实践方法:教师可以用文字、照片或视频记录孩子在节日活动中的表现,并在班级里展示或分享给家长。例如,制作“节日感受墙”,让孩子贴上他们画的节日画作,并附上他们想说的话。
6. 结合家庭与社区资源
- 专家观点: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指出:“节日是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重要时刻。” 通过邀请家长或社区成员参与节日活动,孩子们能够从更多元的视角感受节日氛围。
- 实践方法:例如,在中秋节时,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制作月饼;在端午节时,组织社区成员参与包粽子活动,并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感受。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他们对节日氛围的感受,还能在节日活动中融入情感教育、文化传承和创造力培养等多重目标,让节日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珍贵记忆。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