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幼儿文化交流活动的策略与实践
立德树人是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文化交流活动则是培养幼儿文化认同感、全球视野和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如何将两者结合,设计出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呢?以下是一些专业的策略和实践建议:
一、明确目标,融合立德树人与文化交流
- 培养文化认同感
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可以开展“小小文化传承人”活动,让幼儿学习剪纸、书法、皮影戏等传统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引用观点: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指出,“幼儿阶段是文化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应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中感知文化。” - 培养全球视野与包容心
在活动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会尊重差异。例如,举办“世界文化节”,邀请家长或外教分享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服饰和美食。
案例:北京某幼儿园通过“文化护照”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培养良好品德
在活动中融入品德教育,如分享、合作、尊重、环保等。例如,在“文化交流日”中,幼儿可以交换自制的手工艺品,体验分享的快乐;或参与“环保小卫士”活动,了解不同国家的环保做法。
引用观点:华南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幼儿品德教育应贯穿于日常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内化为行为习惯。”
二、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 主题式文化活动
围绕特定主题开展活动,如“春节文化周”“中秋团圆日”“国际友谊周”等。通过故事、游戏、手工、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沉浸式体验文化。
案例:上海某幼儿园在“春节文化周”中,设计了贴春联、包饺子、舞龙等环节,幼儿在参与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 家园共育,家长参与
邀请家长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分享家庭文化背景或职业特色。例如,举办“家长文化课堂”,让家长成为文化传播者。
引用观点: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出,“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的参与能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教育效果。” - 跨园、跨区域交流
组织幼儿与不同幼儿园或地区的孩子进行文化交流。例如,通过线上视频连线,让幼儿与异地小朋友分享家乡的文化特色。
案例:广州某幼儿园与新疆某幼儿园合作,开展“手拉手文化分享”活动,幼儿通过视频交流,了解了两地的风土人情。
三、注重活动评价与反思
- 观察幼儿的表现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兴趣点和行为表现,评估活动效果。例如,幼儿是否主动参与、是否能表达对文化的理解等。
引用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指出,“评价幼儿活动的效果,应关注幼儿的体验与成长,而非单纯的结果。” - 收集家长与教师的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或座谈会,了解家长和教师对活动的看法,汲取改进建议。
案例:深圳某幼儿园在每场活动结束后,都会组织家长填写反馈表,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 - 持续优化活动设计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活动更加贴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四、结合时代特色,创新活动形式
- 融入科技元素
利用VR、AR等技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文化。例如,通过VR设备参观故宫或埃及金字塔,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震撼。
引用观点: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科技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结合流行文化
将幼儿喜爱的动画、绘本等融入活动。例如,通过《西游记》动画片,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古典文学;或通过《冰雪奇缘》绘本,探索北欧文化。
案例:杭州某幼儿园将《小猪佩奇》与文化交流结合,设计了“佩奇游世界”主题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
结语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幼儿文化交流活动,既要注重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也要关注幼儿的体验与成长。通过科学设计、创新形式、家园共育,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文化之美,培养良好品德,成为具有文化自信和全球视野的未来公民。
正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顾明远所言:“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立德树人是其核心,文化教育是其灵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