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皎月,倾洒幸福之光
中秋习俗,尽显中华传统之美
中秋韵味,弥漫在幼儿园的每一处角落
圆圆中秋月,浓浓幸福味
让我们携手踏入孩子们眼中的
传统佳节——中秋节
一同领略别样的中秋风情
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这一天可以吃到甜甜的月饼,还能看到漂亮的花灯。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节日,所有的中国人都要过这个节日。
中秋的时候有玉兔和嫦娥。
爸爸说了中秋这天的月亮最圆最亮,一家人可以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孩子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那绘本里、故事里还能知道哪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呢?一起随着老师的脚步来看看吧!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我想做一个大月饼,送给爸爸妈妈。
我想穿上嫦娥的衣服,变得美美的。
我想在幼儿园好好的玩一天。
我想知道嫦娥到底是怎样到月亮上去的。
畅想中秋节
孩子们有“一百种”奇思妙想
老师紧随幼儿的步伐
倾听每一个声音
孩子们化身探秘精灵
用自己的方式
理解中秋的元素
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属于中秋的仪式感
从早晨刚踏入幼儿园就已经开始
瞧,“嫦娥姐姐”正在为孩子们送上中秋祝福
为孩子们的额头点上朱砂
中秋节,诸多习俗流传至今。习俗与文化紧密相连,总能勾起人们对节日的殷切期盼以及对传统的传承之情。走进中秋习俗,感受岁月沉淀的温度,传递那份穿越时光的情怀。
一折皮影,一寸匠心。
把代代传承的智慧,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个中秋,
因为皮影戏《嫦娥奔月》
更具传承意义。
中秋佳节,花灯闪烁,孩子们将一个个普通的纸灯笼变成了充满创意和童趣的艺术品,用温暖和亮光传递着节日的喜悦。
嫦娥奔月,玉兔相伴。孩子们用泡泡泥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玉兔,仿佛它们真的在月宫中跳跃玩耍。每一个玉兔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成为了中秋佳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食物与文化相互牵系,月饼作为中秋佳节的传统美食,常常勾起人们对节日的热切期盼,甜甜的月饼中,蕴含着团圆的滋味、幸福的气息,更有甜蜜的韵味。
月饼都是圆圆的
月饼有甜的还有咸的,我吃过蛋黄月饼
月饼上面有漂亮的图案
月饼是软软的
需要用面粉和白糖
要做不同口味的话需要不同的馅儿
还要用做月饼的工具
然后放进烤箱烤熟
这个中秋节,亲手制作的月饼也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圆圆的月饼里,用温度把爱包进去,送给更多需要温暖的人。
送给弟弟妹妹们
送给
保安叔叔
送给老师
手工娃娃、趣味剪纸,孩子们在这一天尽情地享受着传统节日的乐趣,体验着动手制作的快乐。
中秋畅游日,幼儿园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穿梭在各个游戏区域,感受着节日的氛围。
畅游日
这就完了?
不不不
孩子们拿起手中画笔
把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里的快乐
记录下来
将这份快乐延续下去
文字 | 张 雅
版面 | 陈子枭
责编 | 路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