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幼儿园都在陆陆续续地召开春季期的家长会。家长会是家园共育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对于家长而言,这是一次深入了解孩子在园生活和学习情况的好时机;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家长会为他们提供了直接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孩子在家的状态。
不论是刚刚落下帷幕的家长会,还是即将启幕的家园对话,这都是一次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契机——我们是否在传统的会议模式中探寻到了新的可能?我们可以对家长会展开回顾与复盘:审视流程设置是否合理流畅,内容呈现是否清晰全面,还有哪些值得优化的地方。
此外,我们还收集其他幼儿园召开家长会的多样形式和一些开展家长会的小Tips,希望借此为大家开拓思路,在反思中重构,在借鉴中创新,让每一次家园对话都成为点亮教育星火的瞬间。
筹备一次有效的幼儿园家长会,需要从前期规划、会前准备、现场组织和会后跟进等多方面着手,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协同推进。从精心筹备到实践落地,全程需要遵循科学的流程指南,确保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孩子的成长。
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凝练出高质量家长会的“三三”方案,用政策文件明确方向锚定目标;在前期准备中科学规划、精准发力;在现场实施中注重体验、提升参与;在会后延伸中持续影响、深化合作。
坚持“活教育”育人理念
幼儿园在“活教育”思想指引下,坚持“陶乐”教育哲学,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全面发展核心理念,以幼儿为中心,聚焦幼儿成长需求;坚持协同育人,与家长平等对话,构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02/
在前期准备中
科学规划、精准发力
政策研读与目标制定
幼儿园管理团队深入钻研政策文件,围绕如何将政策精神切实融入家长会这一核心任务,多次组织内部研讨会议。通过研讨,明确家长会要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统筹做好家长会资源协调,场地安排、设备调试、时间分配、物资管理。幼儿园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确定会议地点:优先选择园内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场地,如多功能厅。若班级人数较少,也可在教室举行。确保场地有足够座位,且布局合理,方便家长观看展示、参与互动。
提前多轮测试:在家长会前至少两天开始设备调试工作,对音响、投影仪、电脑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即便设备运行正常,也要准备好备用设备或应急方案。操作设备的教师要熟练掌握设备的各项功能与操作流程。
选择合适时间:提前调研家长时间,尽量避开家长工作繁忙时段,如工作日晚上或周末上午。确定时间后提前至少一周通知家长,方便家长安排日程。
建立物资清单:提前罗列所需物资清单,包括会议资料(教学大纲、反馈表等)、展示道具(幼儿作品、照片等)、后勤物资(茶水、点心等),按照清单逐一准备,防止遗漏。
教师培训
科学规划家长会主题与内容。幼儿园开展教师新学期家长工作培训,从家长会的目的与意义、家长会的形式与选择、家长会的准备工作、家长会内容设计策略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展开,提升教师家园协同的专业素养。各年龄阶段家长会的聚焦点要有侧重,如小班生活常规与自理能力的培养、中班规则意识培养、大班幼小衔接推进。
讲座式:由教师或专家讲解幼儿心理发展、科学育儿等主题,适合传达系统知识。讲解时应生动并结合实例,避免理论化。
展示式:通过展示幼儿作品、成长记录册、活动影像资料等,呈现幼儿在园成长。设置展示区,教师适时讲解。
主题沙龙式:围绕育儿痛点设置议题,家长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经验共享式:邀请家长代表分享育儿经验,促进家长间资源互通。
工作坊模式:通过实操活动引导家长掌握育儿技能。如亲子手工坊中,教师示范如何通过折纸游戏提升幼儿专注力。
亲子活动式: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游戏或任务,强化情感联结。
半日开放型:家长观摩幼儿在园生活,直观了解教育过程。如开放晨间活动、集体教学、区域游戏等环节。
分龄专题型:小班可开展适应专题;中班可开展习惯养成专题;大班可开展幼小衔接专题;
线上直播互动:无法到场的家长通过直播参与,会后提供录播回放。
创新探索型:如开展一场“爸爸专场家长会”,强化父亲角色的参与;又或者联动社区开展活动实践。
在互动形式方面,设计了操作游戏、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教师们反复打磨讲解内容,PPT中的图片、视频与文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将关键信息精准无误地传达给家长。最后保教管理中心对各班家长会内容进行审核,指导教师提炼幼儿成长案例,用具体数据表现幼儿发展。
03/
在现场实施中
注重体验、提升参与
营造温馨环境
运用幼儿手工作品、日常活动照片、幼儿日常活动视频创设温馨氛围, 减少家长们的拘谨。如大三班将楼道扶手创设为幼儿三年成长照片的展示区,一幅幅日常活动照片被排列成创意造型,定格了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畅玩户外自主游戏、专注创作等珍贵瞬间,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在园的多彩生活。
倾听家长需求,表达共情。先认可家长情绪,再提供专业建议,避免直接否定。
如”我理解您的担心,很多孩子刚入园都会有这个阶段。”
突发情况及时沟通,保持透明。第一时间告知事实,说明处理措施,安抚家长情绪。
如轻微磕碰:”XX妈妈您好,下午游戏时小宝不小心擦伤了膝盖,已经消毒处理。孩子很勇敢,现在正常活动了,您接他时我们再详细说明情况。”
家长会落下帷幕,但家园沟通一直持续进行中,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畅通交流。线下幼儿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制度等,线上微信、电话沟通交流机制畅通,便于及时解决育儿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分享孩子在家的成长变化。
效果评估与优化
量化指标与质性反馈相结合,科学分析家长会组织的优点与不足。量化指标包括统计家长参与率、满意度调查得分、后续活动参与度。质性反馈主要是收集家长感言。通过效果评估优化家长会设计,确保家长会能够更好地满足家长需求,持续提升家园共育的质量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