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缘起:碰碰碰、哇哇哇
是什么声音呢?
原来是毛豆和橙汁用小椅子玩起了碰碰车的游戏。 砰砰砰——是椅子碰撞的声音;哇哇哇——被椅子夹到手的小朋友哭泣的声音!
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后,有了更多自我服务的机会,但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自控能力较弱等问题,活动中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椅子作为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好朋友,好工具,在此刻却成为了危险的“咬人怪物——缝”,为了幼儿们的安全生活,一场消灭“咬人的怪物——缝”的行动开始了!
初识:什么是缝
在前期屡屡发生的椅子碰撞事件中,幼儿们有了初步经验。
缝要夹人,就像嘴巴一样,合在一起就能夹住东西。
缝像一条长长的线。
缝像牙齿,咬人很痛。
门和门框中间有一条缝。
探究:缝的力量
缝为什么会咬人呢,它有牙齿吗?
它咬人很痛吗?还是一点点痛呢?
缝是小小的,不会动,也没有牙齿。
缝咬人就像蚂蚁咬人一样,一点点痛。
我被门缝夹过,力量很大,也很疼。
缝的力量,有时候像绿巨人的力量。
什么东西才能试出缝的力量大不大呢?
我们最容易被缝咬住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元元:小手。
杨杨:屁股。
橙汁:腿和裤子。
娇娇:那用和小手、屁股、腿很像的东西试一试吧。
于是,小朋友们想到了这些物品。
像手一样长长的黄瓜。
像腿一样硬硬的木棍。
像屁股一样软软的海洋球。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缝的力量,老师还补充了实验材料:鸡蛋。
一场关于缝的力量实验活动开始啦!
模拟“椅子碰碰车”的场景。
第一次,两个小椅子轻轻的碰在了一起。
毛豆:黄瓜没有受伤。
岑岑:轻轻推椅子,就不会受伤!
请两个力气大的小朋友来试试呢?
橙汁:黄瓜断了!
芯芯:哇!好可怕!
在同样的方式继续实验。
鸡蛋碎了,胡萝卜受伤了,海洋球也被压扁了。还剩一根木棍,但是在椅子的夹缝中,木棍没有明显的外伤出现。
我觉得缝的力量很小,木棍都没有受伤。
谁觉得自己的力量比椅子缝还要大呢?
缝的力量真的很小吗?
班上两位力量很大的男生来尝试折断木棍后,都没有成功。
行行:要大人才可以!
伊伊:为什么大人才可以呢?
斯斯:因为大人的力气大。
一一:那有没有比椅子缝力量更大的缝呢?
杨杨:门缝的力量大!
椅子缝不行,那门缝就可以吗?
小朋友们将自己的猜想进行了投票。
经过实验,大家发现门缝的力量果然更大。瞧!木棍受伤了!
实验后,老师还通过分享“缝的威力”故事以及图片,加深了幼儿们对缝的认知。
缝,有时像细细的线,有时像宽宽的马路。
缝的力量像轮胎一样,可以把东西压扁。
博博
缝的力量像落下的刀,让人很痛。
实验小结:缝的力量轻轻的时候很小,用力的时候会很大!物体越大,缝的力量就越大。门缝的力量比椅子缝更大!
行动:缝的消失
通过丰富的实验,孩子们纷纷感叹:缝太危险了!
教师追问:那如何才能不被缝这个“怪物”咬住呢?
方法一:小手放膝盖√
方法二:用帕子×
方法三:贴上“防撞条” ×
娇娇:用黏土当防撞条,黏土会黏到屁股上。
橙汁:贴上防撞条的椅子,碰在一起还是会夹住手的。
毛豆:可能会像蚂蚁夹到手一样,一点点痛。
可爱:一点点痛,也不行。
04
方法四:把椅子堆满雪 ×
行行:屁股会被冻住,而且雪会化。
方法五:用磁铁把椅子分开×
杨杨:椅子是木头的不会被吸住,磁铁会掉在地上。
芯芯:椅子太多了,不挨在一起会把路堵住。
让它,倒车请注意√
毛豆:我们可以在放椅子时说:“倒车请注意”。
原来是毛豆想起了平时听到的安全提示语“倒车请注意!”,小朋友都纷纷模仿起来。
橙汁
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
小朋友倒车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车,那抬椅子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椅子。
大家一致同意使用“小喇叭”的建议后,老师提议,每天在班上选出一位安全员来当“小喇叭”。
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体验,小一班的幼儿们对付“怪物——缝”有了许多更好的办法。
可爱:进出大门时,不把手放在门缝上。
一一:合并桌子时,要等缝里面的小朋友出来后,大家再推到一起。
小结:在前期的初识、探究、行动下,小一班幼儿安全使用椅子以及躲避缝隙的安全意识大大提升,人人争做安全小警察。
拓展:缝的共存
瞧,小小安全警察们在生活中还发现这么多需要注意的“咬人缝”呢。
元元在爸爸进行的实验中,了解到门缝的力量可以帮我们打开坚硬的核桃壳。
元元:原来,“缝的力量”有时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的。
通过寻找,孩子们发现:原来缝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的缝还具有特殊的好作用。缝这个咬人的怪物不会消失,但只要我们小心注意,就可以不被它咬住。
课程感悟
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借由小班幼儿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作为教育的契机,尊重小班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教师借助有效地师幼互动:情境式、开放式、阶梯式的提问,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深度的说。
在丰富有趣的课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在实践观察、实际操作、亲身感知中深入学习,帮助幼儿了解到缝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自护的重要性,并掌握安全保护的方法。幼儿从被动的学习者成为主动的求知者。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引导幼儿迁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梳理安全隐患,让安全主题真正回归生活,提高幼儿安全自护意识,为幼儿筑牢安全的防护墙。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本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在转载时注明”本文来源《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撰稿 | 李 函
编辑 | 彭晓艳
初审 | 阙 娜
复审 | 王廷叶
终审 | 武晓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