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权益保护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资深的幼教专家,我认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关注儿童的基本权益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隐藏小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
- 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需要通过体验和探索来建立自我认知。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识别危险、拒绝不当身体接触等自我保护技能。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建议,可以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游戏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 尊重儿童的表达权和参与权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指出,幼儿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小小记者”、”我的想法我来说”等活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培养他们积极表达的习惯。同时,在班级规则的制定、活动的选择等方面,给予幼儿适当的参与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 - 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顾明远教授强调,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我们可以建立”心情角”、”秘密信箱”等,为幼儿提供倾诉的渠道。通过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疏导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 - 营造平等、包容的成长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建议,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避免歧视和标签化。我们可以通过”我们都是好朋友”、”不一样的精彩”等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包容心和同理心,营造平等、友爱的班级氛围。 -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维护儿童权益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耘教授指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等,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家长尊重孩子的权利。同时,建立畅通的家园沟通渠道,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侵害儿童权益的问题。 -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上海师范大学方明教授认为,从小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其社会化发展。我们可以组织”小小志愿者”、”爱心义卖”等活动,让幼儿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自身价值,培养责任感和同理心。 - 关注特殊需要儿童的权益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强调,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我们要关注特殊需要儿童的个别发展需求,提供适应性教育,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这些”隐藏小任务”看似细小,却是保护儿童权益的重要环节。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警醒,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关注每一个细节,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尊重、关爱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