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的每层楼都有几个班级,这些班级共用一个盥洗室,而盥洗室的实际面积仅有八平方米左右,用一块布帘将整个盥洗室分割成厕所和洗手间两个独立空间。在这个只有八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教师巧用墙面,将洗手液、擦手纸、安全洗手提示等安置在儿童触手可及的位置,用富有童趣的标记,让如厕、洗手的过程多了一些挑战。
教师会用图文细心地提示儿童怎样正确洗手:如厕前要先检查是否有纸巾,再把水温调整到舒适的温度,将手弄湿后涂上洗手液,在流水下认真洗手至少10秒钟(尤其要注意手指间、指甲底部周围、指甲下和手背部等部位),握住双手,让水从腕部冲到指尖,在流水下冲干净;用纸巾擦干手,再将纸巾覆在开关上关掉水龙头;如果需要的话,还可擦上护手霜。
中心的教师说:如厕、洗手作为儿童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其环境要让儿童感觉到舒适,让他们拥有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这样,儿童的发展就会在温馨的环境中悄然发生。
盥洗室有两个台阶,都是可移动的。一个是一步台阶,置于便池前;一个是稍高的二级台阶,置于洗手台前,每级之间相隔25厘米。乍看之下,我们觉得这样的设计潜藏着“危险”。经由教师一番细心的讲解后,我们才明白,原来这样的设计蕴藏着教师的智慧。
细看洗手台前的台阶,地上有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帮助儿童用来验证台阶是否已经紧靠洗手池——将台阶的边角与地上的红色正方形重合,台阶才算紧靠洗手池。每级台阶中间有一块红色区域,引导儿童将脚踩在台阶的中间部位,这样可以站得更稳些。台阶两侧的扶手是圆角的,且留有多个“洞洞”(即儿童的抓握口),下面两个是竖向的“洞洞”,最高处的“洞洞”是横向的,这样的设计更方便儿童进行安全操作。他们都清楚抓紧“洞洞”就能稳稳地上下台阶。上下台阶的过程能培养儿童的细心和耐心,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着儿童的空间识别经验以及关于物体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感性经验。
教师告诉我们:上下台阶、如厕、洗手这一系列动作,需要儿童通过观察、预测、判断才能完成,他们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在每一次盥洗过程中都能得到锻炼。此外,教师尊重儿童随时如厕和洗手的自由,并且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让儿童做自己能做的事”“生活活动应该是自由愉悦的过程”等教育原则,让盥洗室成为儿童的“私密空间”。
盥洗室入口处的右边有一个图书架,美国教师却告诉我们: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发展需要,它既缓解了儿童在等候中可能产生的焦虑情绪,甚至儿童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让儿童在进出盥洗室的过程中,有新的活动(阅读和交流)可以选择,让等待不再无聊,让阅读活动来得更自然。
书架的一侧有儿童专用的扶手,底部有4个轮子,根据等候儿童的数量,教师会征询儿童的意见,把书架放在盥洗室内的门边上,或放在盥洗室外的走廊上。书架上面竖直放着多本装帧精美、不同风格的儿童绘本,内页打开着,让儿童一眼就能发现书中的内容。儿童在等候时,或靠或站,甚至会趴在书架上随意地翻阅。遇到大家都感兴趣的内容,他们会与同伴一起分享,小声交换自己的想法。
儿童在盥洗室的阅读与交流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有些儿童为了能够更深入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绘本,会在征得教师同意后,把绘本带回活动室继续阅读。教师也会根据儿童阅读的情况随时调整绘本的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儿童的不同兴趣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