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的生活经历体验中,怎样挖掘更多立德树人教育故事与素材?
在幼儿教育中,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幼儿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从中挖掘出更多立德树人的教育故事与素材,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1. 观察与记录: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幼儿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各种小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幼儿在游戏、互动、学习中的点滴行为。例如,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行为时,教师可以及时记录下来,作为立德树人的教育素材。
案例分享: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明主动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新来的小朋友,教师及时捕捉到这一行为,并在班级中进行了表扬和分享,引导其他幼儿学习小明的分享精神。
2. 情境创设: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通过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参与中体验和感悟。例如,组织“小小志愿者”活动,让幼儿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专家观点:
著名幼教专家李季湄教授曾指出:“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情境创设和活动设计,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3. 家园共育:挖掘家庭中的教育故事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幼儿的品德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与家长合作,挖掘家庭中的教育故事。例如,家长可以记录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教师则将这些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实践建议:
定期举办家长分享会,邀请家长分享幼儿在家中的成长故事,教师则将这些故事整理成教育素材,用于课堂教学和品德教育。
4. 多元文化:融入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
立德树人的教育不仅限于传统道德教育,还应融入多元文化元素。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传统文化故事、引入现代科技元素等方式,丰富教育内容。例如,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谦让精神;通过观看环保主题的动画片,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
创新案例:
某幼儿园在“世界地球日”活动中,组织幼儿观看环保主题的动画片,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地球,将环保意识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中。
5. 反思与总结:提炼教育故事的核心价值
在挖掘教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提炼出故事的核心价值。例如,通过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总结出哪些行为体现了良好的品德,哪些行为需要引导和改进。
专家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朱家雄强调:“教师应善于从幼儿的行为中提炼出教育价值,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教育策略,提升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结语
在幼儿的生活经历体验中挖掘立德树人的教育故事与素材,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创新的教育思维。通过观察与记录、情境创设、家园共育、多元文化融入以及反思与总结,教师可以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提升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