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巧妙融入立德树人引导?
解答:
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融入立德树人引导,是一项既需要教育智慧,又需要实践技巧的工作。自由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表达和社交的重要时刻,而立德树人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既尊重幼儿的天性,又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
1. 创设“有温度”的环境,让品德教育自然发生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环境是第三位老师。”在自由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其中。例如:
- 角色扮演区:设置“小医生”“小警察”等角色,引导幼儿体验助人为乐、遵守规则的行为。
- 图书角:选择与品德教育相关的绘本,如《彩虹色的花》《小兔子乖乖》等,通过故事传递分享、勇敢、诚实等品质。
- 自然角:通过照顾植物、观察小动物,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
2. 观察与引导,抓住“教育契机”
在自由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往往是最真实的。教师需要敏锐观察,抓住“教育契机”,进行适时引导。例如:
- 冲突解决:当幼儿因玩具发生争执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会轮流、分享和道歉。
- 合作游戏:在搭建积木或玩过家家时,鼓励幼儿分工合作,体验团队精神。
- 表达情感:当幼儿表现出关心他人或帮助同伴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正向行为。
3. 以游戏为载体,让品德教育“玩”出来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蕴含品德教育的小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悟。例如:
- “爱心传递”游戏:让幼儿通过传递“爱心球”,表达对同伴的赞美或感谢。
- “规则大挑战”:通过模拟交通场景,让幼儿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 “情绪小侦探”:通过表情卡片,帮助幼儿识别和表达情绪,培养同理心。
4. 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任务,更需要家庭的配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家长共同推进品德教育:
- 家长课堂: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 亲子活动:设计一些亲子游戏或任务,如“家庭感恩日”“环保小卫士”等,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
- 家园沟通:通过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及时分享幼儿在园的表现,并给予家长具体的教育建议。
5. 以身作则,做幼儿的“品德榜样”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
- 尊重幼儿: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
- 公平公正:在处理幼儿问题时,做到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
- 积极乐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为幼儿树立榜样。
专家观点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李季湄教授曾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它的实现不是靠说教,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渗透。”因此,在自由活动中融入立德树人引导,关键在于“润物细无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总结
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融入立德树人引导,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教育智慧和高度的责任感。通过环境创设、游戏设计、家园共育等多种方式,将品德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逐渐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规则意识的小公民。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让立德树人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生根发芽,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使命与追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