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作为中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其核心理念是“把游戏还给孩子”,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借助网络平台举办“安吉游戏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明确活动目标,设计结构化流程
- 目标设定:活动的核心目标应聚焦于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安吉游戏的理念与实践,提升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支持与引导能力。可以邀请安吉游戏的创始人程学琴教授或相关专家进行线上讲座,分享安吉游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 流程设计:活动可以分为“观摩—研讨—反思”三个环节。观摩环节可以通过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展示安吉游戏的实际场景;研讨环节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围绕“如何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等话题展开;反思环节则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改进措施。
2. 利用多元化的网络平台
- 直播平台:使用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实时直播,确保教师能够直观地看到安吉游戏的实际操作。直播过程中可以设置互动功能,如弹幕提问、实时投票等,增强参与感。
- 录播与回放:将活动内容录制成视频,上传至B站、优酷等平台,方便教师随时回看学习。同时,可以制作短视频或图文笔记,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传播,吸引更多年轻教师的关注。
- 线上社群:建立微信群、QQ群或使用飞书等工具,方便教师们在活动前后进行持续交流。可以定期发布安吉游戏的相关资源,如案例分享、专家解读等,保持话题热度。
3. 引入专家指导与案例分享
- 专家讲座:邀请安吉游戏的实践专家或知名园长进行线上分享,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安吉游戏的核心要点。例如,可以请浙江省安吉县幼儿园的园长分享他们在实施安吉游戏中的经验与挑战。
- 教师案例分享:鼓励一线教师分享自己在安吉游戏中的实践案例,特别是如何解决游戏中的具体问题。可以通过短视频、PPT或图文形式呈现,增强案例的生动性和可操作性。
4. 设计互动性强的研讨环节
- 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小组,围绕“如何创设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环境”“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与介入策略”等主题展开讨论。可以使用线上白板工具(如Miro、Jamboard)记录讨论成果。
-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游戏场景,让教师扮演幼儿和教师的角色,体验安吉游戏中的互动过程。这种形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和心理需求。
5. 提供实践支持与后续跟进
- 实践任务:在活动结束后,为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如“在班级中尝试开展一次安吉游戏,并记录幼儿的表现”。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交实践报告,组织教师进行互评与反馈。
- 持续学习:建立“安吉游戏学习资源库”,收集相关的书籍、论文、视频等资料,供教师随时查阅。可以定期举办线上读书会或案例分享会,保持教师的学习热情。
6. 注重活动宣传与影响力扩大
- 宣传推广:在活动前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宣传,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可以制作精美的海报和宣传视频,突出活动的亮点和特色。
- 成果展示:活动结束后,将教师的优秀案例、研讨成果整理成电子书或视频集锦,在网络上发布,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7. 结合时代特色,增强网感
- 短视频与直播结合: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安吉游戏的短视频,吸引年轻教师的关注。可以邀请网红教师或教育博主参与活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传播力。
- 互动游戏与奖励机制:在活动中设置互动游戏,如“安吉游戏知识问答”,并为参与者提供小奖品,如教育类书籍、教具等,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通过以上方式,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成为安吉游戏教学观摩与研讨的有效载体,还能为教师提供一个持续学习与交流的空间,推动安吉游戏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与实践。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