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媒体时代,幼儿园的正面教育成果就像”藏在巷子里的好酒”,需要借助媒体力量”香飘万里”。作为深耕幼教领域20年的研究者,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虞永平教授提出的”幼儿园要成为社区文化传播站”理念,我来分享几个实操策略:
一、打造”三微一体”传播矩阵(建议收藏!)
- 微信平台:建立”3+X”内容体系
- 3个固定栏目:
√【成长可视化】用九宫格对比图展示幼儿项目学习成果(如建构作品演变过程)
√【教育显微镜】录制30秒教师解说视频,解析幼儿游戏行为(参考安吉游戏短视频模式)
√【家长回声壁】定期发布家长手记,像杭州西湖区某园开展的”爸妈观察员”活动就值得借鉴 - 短视频平台:掌握”黄金6秒”法则
- 开头用幼儿的”哇时刻”抓眼球,如:
“当4岁萌娃用100块积木搭出长江大桥…”(配坍塌时的欢笑声) - 加入#幼教人联盟#等垂直话题标签,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显示,专业话题可使曝光量提升300%
二、建立舆情应对”四维防护网”
- 预警维度:每日进行”三查”
- 晨查:全网关键词监测(如园所名称+负面词)
- 午查:家长社群情绪温度计(使用企微的舆情插件)
- 晚查:教育部门舆情通报系统
- 回应维度:记住”3T原则”
-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曾做过经典案例研究:深圳某幼儿园应对食品舆情时,1小时内发布厨房监控片段,2天组织家长开放日,转化危机为信任契机
三、创新传播”五个一工程”(今年落地重点!)
- 一组沉浸式直播:每月1次”透明幼儿园”360°直播
- 一套数字成长档案:运用”class dojo”等工具生成幼儿发展雷达图
- 一系列教育戏剧微课:把日常活动编成3分钟情景剧
- 一位教师网红孵化:培养具有个人特色的”幼教李子柒”
- 一个跨界合作IP:比如与本地博物馆合办”文物小讲解员”项目
特别提醒: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强调”真实是最好的传播”,建议采用”70%原生态记录+20%专业解读+10%创意包装”的内容比例。近期可重点关注教育部开展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借势国家级平台扩大影响力。
记得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过:”幼儿园的每面墙都会说话,每个故事都值得被看见。”让我们用专业智慧,把幼儿教育的温暖故事讲给世界听。
(需要具体某类活动的媒体实施方案模板,可以私信获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