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政策延伸,幼儿教师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作为深耕学前教育领域多年的专家,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北师大霍力岩教授曾说的:”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动在幼儿生活中的活水。”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政策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幼教化”转化,我有几点创新建议:

一、”五感沉浸式”环境创设(政策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环境育人要求)

  1. 触觉区:设置节气材料箱(如惊蛰放仿真昆虫模具+雷声录音)
  2. 嗅觉角:端午悬挂中草药香囊配合童谣”五月五,是端午…”
  3. 视觉墙:用磁吸拼图展示故宫屋脊兽的演变

二、游戏化课程设计(呼应《3-6岁儿童发展指南》游戏主导理念)
◆ 大班”敦煌小守护者”项目:

  • 用乐高复原莫高窟壁画
  • 体验矿物颜料研磨(安全可食用色素)
  • 设计”文物修复师”角色扮演区

三、现代科技融合传统(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推荐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AR技术应用:

  • 扫码观看皮影戏的现代动画演绎
  • 智能语音灯笼学说方言谜语
  • 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可互动的《清明上河图》

四、家园共育新范式(契合《家庭教育促进法》精神)
建议开展:
√ “传家宝故事会”(祖辈参与录制家庭文物故事)
√ “方言童谣漂流瓶”(家长群语音接龙)
√ “传统游戏复活赛”(抖音打卡斗鸡、滚铁环)

首都师范大学王峥教授的研究显示,传统文化元素占比30%的课程最能激发幼儿文化认同感。建议教师在实施时注意:

  1. 避免”符号化”(不是简单穿汉服拍照)
  2. 强调”体验性”(如用真实石磨体验元宵制作)
  3. 注重”当代性”(用垃圾分类解读”物尽其用”传统理念)

最新实践案例:上海嘉定区实验幼儿园开发的”二十四节气生态箱”,让孩子通过观察箱内动植物变化理解节气智慧,这个项目刚获2023年全国幼教创新奖。期待更多老师能做出这样既守正又创新的教育实践!

(延伸资源推荐: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开发》、中国教育电视台《非遗里的童年》纪录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政策延伸,幼儿教师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