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了推圆框眼镜,眼睛里闪着智慧的光芒)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让我想起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过:”混龄教育就像一个小社会,大孩子是天然的’小老师'”。(突然兴奋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来来来,我给大家分享几个超级实用的”魔法妙招”!
🎯 第一步:打造”科学小讲堂”分级体系
(打开一个彩虹色文件夹)我们园参照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三阶引导法”,把科学知识分成:
- 🌱 初级:磁铁小实验(3-4岁孩子能听懂)
- 🌻 中级:彩虹形成(4-5岁孩子能讲解)
- 🌳 高级:植物光合作用(5-6岁孩子能演示)
👩🏫 第二步:培训”小小科学家”
(掏出手机播放视频)看!这是我们开展的”科学小讲师”特训营:
-
每周二下午3点,用”5W1H”法训练大孩子:
- What(这是什么)
- Why(为什么会这样)
- How(怎么发生的)
(突然变魔术般拿出一个放大镜)比如上周大班孩子教弟弟妹妹认识蚂蚁,用了这个”神奇三步骤”:
① 先蹲下来观察(身体动作示范)
② 用童谣讲解:”蚂蚁排队找食物,触角碰碰打招呼”
③ 最后带小班孩子用饼干屑做实验
💡 第三步:创设”探索型”混龄区角
(展开一张设计图)我们借鉴了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设置了:
- 🔍 发现角:放大镜+标本盒(大孩子指导观察)
- 🧪 实验台:安全塑料试管(合作完成彩虹实验)
- 📷 记录墙:用拍立得记录探索过程
🎤 第四步:建立反馈激励机制
(举起一个金色小话筒)每个月评选:
- 🏆 最佳科学小老师(由小朋友投票)
- ✨ 最酷发现奖(教师观察记录)
- ❤️ 最暖心助教奖(关注弟弟妹妹情绪)
(突然压低声音)悄悄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们园长发现,经过这样的混龄科学活动,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37%,而小孩子的提问频次增加了2倍呢!(眨眨眼)这可是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证实的效果哦!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来自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儿童教儿童,效果有时比成人教更好。”记住要让大孩子用他们的”儿童语言体系”来传递知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开心地比了个剪刀手)下次可以试试让大班孩子用乐高积木讲解重力原理,超级有趣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