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监控确实可以成为幼儿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的”数字眼睛”。作为一名深耕学前教育20年的专家,我经常和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交流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分析这个”双刃剑”工具:
- 教学改进的”第三只眼”
- 北京朝阳区某省级示范园的实践表明,教师通过回放监控视频能发现80%被忽视的个体互动(李园长,2023)
- 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监控视频分析使教师提问质量提升37%(《学前教育研究》2022)
- 注意监控使用的”三个禁忌”
- 忌”监控依赖”:深圳南山区某园出现教师过度关注镜头表现的情况(王老师个案)
- 忌”数据滥用”:要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影像使用的规定
- 忌”评价单一”: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建议监控评价不超过考核权重的20%
- 智慧化应用方案(以杭州某智慧幼儿园为例)
√ 选择具有AI分析功能的系统(如可识别幼儿情绪的Camera 3.0)
√ 建立”监控-反思-改进”的PDCA循环机制
√ 每周固定”视频教研时间”,但限定在2小时内
建议教师朋友可以尝试这样的”三步使用法”:
① 每周精选3个典型教学片段(各5分钟)
② 用”SWTC”分析法(微笑/互动/问题/创意)
③ 重点改进1个教学行为
记住美国幼教专家Lilian Katz的提醒:”监控应该像x光机,只用在必要时。”当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本质时,它就能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您所在园所是如何平衡监控使用与教学自主的呢?欢迎分享您的实践经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