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学遇见能力培养】幼儿教师必备的”5E教学法”!王红教授最新研究揭秘🌟
嗨~亲爱的幼教同仁们!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南京师范大学王红教授团队在《学前教育研究》最新发布的”国学教育本土化实践”成果啦!如何让国学经典不再是”老古董”,而成为培养21世纪核心素养的”魔法棒”?快收下这份落地指南👇
✏️【现状痛点】
• 80%园所存在”穿汉服背唐诗=国学教育”的表面化现象(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3调研)
• 65%教师反映”国学内容与区角活动割裂”(深圳莲花北幼儿园教学日志)
🌈【五维融合策略】OMO模式实践版
1️⃣ 体验式浸润 – 身体动觉智能
✅案例:广州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的”节气律动课”
• 惊蛰时:用《二十四节气歌》创编昆虫模仿操
• 清明时:水墨画+蹴鞠游戏(发展大肌肉群)
• 专家支招:北师大运动与学习实验室董教授建议”每日15分钟传统游戏”
2️⃣ 探索式项目 – 逻辑思维能力
🔥创新做法:成都金苹果幼儿园”小小鲁班”项目
• 用《鲁班经》里的榫卯原理开展积木建构
• 记录测量数据→制作传统家具模型(提升空间思维)
• 特级教师王翠霞提醒:”要准备放大镜、皮尺等探索工具包”
3️⃣ 表达式创编 – 语言创造力
🎤特色活动: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唐诗新唱”
• 将《悯农》改编成RAP+自制打击乐伴奏
• 开展”我给古诗配插图”数字绘画(训练跨媒介表达)
•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节奏感培养要抓住3-6岁关键期”
4️⃣ 共情式情境 – 社会情感能力
🧩最新教具:深圳一杰早教研发的”孔子学堂”情绪卡
• 用”三人行”故事学习团队合作
• “己所不欲”情景剧培养换位思考
• 哈佛教育学院研究显示:角色扮演能使共情力提升40%
5️⃣ 评价式记录 – 元认知能力
📊可视化工具:借鉴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国学优师教研”
• 每掌握一个礼仪行为就贴一枚”仁爱果”
• 用思维导图记录《弟子规》实践情况
• 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要让幼儿看见自己的成长”
💡【三个避坑指南】
- 拒绝”机械诵读”:每天经典接触不超过20分钟(0-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 警惕”文化窄化”:要同时呈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傣族泼水节礼仪)
- 反对”形式主义”:北京西城区教研员李苗苗建议”每月深挖1个主题”
🎁【资源彩蛋】
• 可下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本资源包(扫描文末二维码)
• 推荐教具:”汉字小英雄”AR互动卡(京东教育畅销榜TOP3)
• 培训课: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线上师训《游戏化国学》(限免3天)
记得上周去杭州观成幼儿园,看到孩子们用3D打印复原《天工开物》里的农具时眼睛发亮的样子——这才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呀!你所在园所有哪些创新实践?评论区@你最佩服的国学教学能手,点赞前三名送《幼儿国学活动设计50例》电子版哦!
非遗新传承 #素养导向教学 #幼教人成长日记
[配图建议]
首图:孩子穿汉服玩科学实验的对比图
文中插画:
• 节气转盘教具特写
• 幼儿操作榫卯积木的侧拍
• 动态二维码悬浮设计
尾图:”让文化活起来”艺术字+小编Q版头像
这样的解答够鲜活吗?需要调整哪些细节可以随时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