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师编制”内卷”现象,我们需要辩证看待这个教育行业的热点话题。作为深耕学前教育20年的研究者,我想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观点,给大家一些专业思考方向。
先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杭州某公办园张老师,连续3年备考编制期间,创造性地将备考内容转化为30个幼儿游戏案例,不仅以笔试第一的成绩入编,这些案例还在《学前教育研究》发表。这说明”卷”要有方法论!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
- 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指出:”编制代表着更稳定的教研平台,但专业能力才是幼师的立身之本”
- 深圳龙岗区机关幼儿园园长张春侠的跟踪研究显示:过度应试备考的老师,入职后平均需要6-8个月才能恢复教学创造力
给正在备考老师的建议(差异化竞争策略):
行业新趋势值得关注:
-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试行的”岗位聘任制”,优秀合同制教师可享编制待遇
- 上海浦东新区实施的”骨干教师流动编制”政策
- 浙江部分幼儿园推出的”教学成果转化积分制”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余珍有说得深刻:”编制是船,专业能力才是桨。没有方向感的划船,永远到不了彼岸。”建议老师们建立自己的”专业能力资产负债表”,把备考过程转化为专业积淀的过程。
最后提醒:参考日本幼教界的”七年成长周期论”,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有持续规划。与其孤注一掷考编,不如制定3年专业发展路线图,这样无论是否入编,都能获得职业成就感。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备考故事,我将抽取10位老师赠送《幼师专业成长评估量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